引子
說到批評這件事,相信每一個都遇到過。不管你是一個再優秀的人,總是會有人對你不滿意,總是有人覺得你很討厭。就算你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會有人討厭你「太完美」。
當面對批評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覺得是對方的錯,是對方要求太高;有人則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活該被批評。一句簡單的批評,有些人能夠左耳入右耳出,有些人卻怎樣都忘不掉,甚至讓它成為心裡面一根拔不掉的刺。這種容易介意別人看法的人,江湖上有一個名稱:「玻璃心」。簡單點說,就是說你的心就像玻璃一樣,一碰就碎。意指一個人心理承受力弱,容易受打擊。
從小到大,我都有一顆大大的玻璃心。不要說碰了,大概一吹氣也會散。只要別人說一句話,別說語氣難聽了,只要是稍微帶一點批評意思的,我的玻璃心就會直接碎掉。一直都有人告訴我,你這樣是不行的,你一定要改掉這個性格。可是,當我去問他們,到底怎樣可以不在意別人的批評時,對方總是支支吾吾:「額……你慢慢受一點打擊就會改的了…嗯,我也不知道,長大後想法應該就不同吧?你別想這麼多啦,慢慢你就會不在意的啦!」
我越聽越疑惑,於是決定要想辦法改掉這個玻璃心。我去求教身邊那些比較不玻璃心的朋友,問他們到底是怎樣做到不在意的。對方回答:「你只要不介意不就好了!這世上怎可能人人都喜歡你?」
我心想,我做得到就不用問你了……😭
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種不在乎,很大程度是天生的。我說這是天生的,不是說他們從沒經歷過在乎的階段,事實上,他們很多都是試過玻璃心的狀態。只是,他們當時玻璃心的程度遠遠不如我嚴重,而且他們也很快就調整心態,學會了不在意的方法。因此,當我去詢問他們是怎樣做到時,他們也不知道怎樣跟我解釋。
這就像是一個讀物理學的,去問一個讀中國文學的,你們是怎樣看出一首詩的意境的?然後讀中國文學的支支吾吾地說:「你就去感受啊,你嘗試讓自己沉浸在詩的內容中……」結果讀物理學的看了那首詩半天,還是沒看出來要怎樣「感受」意境。
📌 我知道很多讀 Physics 的也是中國文學高材生啦,只是有一些理科生確實是看不懂詩詞,所以就拿來做比喻了,無意冒犯物理學生哦!
接著我就去翻看網絡。網上有很多關於玻璃心的資料,只是內容都圍繞著太在意別人看法的壞處(比方說這篇),像是拖慢工作、影響社交和抗壓力低等等。可是,我看完之後,除了深深感受到擁有玻璃心是一件很悲慘的事之外,完全沒有看懂到底要怎樣改善這個問題。我知道不在意別人的批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沒有人教我怎樣去不在意啊!
不死心的我,於是決定改去看書。書籍果然是比較專業,裡面包含了很多資料,比方是玻璃心如何增加死亡率,或是玻璃心的人比較難成功等等。(笑)又或者是偏向心靈雞湯類的內容,聽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實際要改善的時候還是做不到。結果我看完之後,心想:「難道我真的沒救了?到底要怎樣才可以不在意別人的批評?」
鑽右心背後的思考方式

當我幾乎放棄時,我看到了一個訪問,而這個訪問完完全全改變了我的看法。一直以來,我都想著如何要改變我的行為,但從來沒想過,到底是甚麼思考模式讓這些人做到不在意的呢?到底這背後是怎樣的價值觀?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應該以為我要說哪個偉人的訪問了。事實上,我要給大家看的,是藝人楊冪在首席夜話的訪談——我知道圍繞著楊冪的負面聲音一直很多,也許你對她有一點偏見,但是我希望你先放下這些想法,認真去看看這個訪問。整篇訪問足足有40分鐘,相信大家也沒耐性看完(雖然我很贊成大家看完),如果只是想看關於「鑽石心」的部份,大家可以看 25:14 開始的部份。(按這裡看影片)
不過,相信很多人連影片也不想看(笑),因此以下是裡面的一些精彩內容:
主持:我想很多人會很奇怪這個問題,就像剛才那一群記者包圍著你,在問的這個問題:「黑*你的時候你生氣嗎?」你回答說:「不生氣。」如果不了解你的人,他們會認為……
楊冪:是裝的。
主持:對,你是裝。為甚麼這些黑你的行為,你都不把它當一回事?
楊冪:一開始肯定也會有介意的階段,因為一開始肯定會想說,你幹嘛這樣說我,這樣說對你自己來說有甚麼好處呢?但是後來時間長了以後,你會試着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而且其實我平時也很喜歡看八卦雜誌,我也會習慣對別人的緋聞或一些特別糗的事情,會喜歡評頭論足。我也喜歡幹這種事。
*黑是一個網絡術語,指非常嚴厲、難聽、甚至無理的批評和謾罵,多指是網民對名人的攻擊和嘲笑。內容可以從普通的批評,到對名人本身及其家人的詛咒等等。就楊冪的情形來說,她面對的除了對歌聲和演技的質疑外,還有對其家人的攻擊,像是在她懷孕時詛咒她流產等等。
一位觀眾問:「我覺得你好像特別豁達,好像不是太在意這些東西,我想問一下,你是怎樣調整自己心態的?」
首先你的職業就是讓你會一直暴露在大家面前,那大家看到你就一定會議論。就好像我們走在街上,看到一隻貓,覺得牠長得很好看,我們都會說一句:「你看,這隻貓好好看。」他旁邊的人會說:「我覺得牠挺難看,這個毛怎麼長成這樣。」那我覺得我們對於一隻貓,都會有這樣的不同的評價,那更何況是一個人,更何況是一個作品。就是娛樂大眾吧。你的職業就是一個娛樂身份者,那你幹嘛不跳到這個娛樂的漩渦跟大家一起去狂歡呢?
從這些話裡面,我找到兩個重點:「同理心」和「個人喜好」。
站在批評者的角度思考

先問一下大家:「你們上一次批評一個人是甚麼時候?」也許是抱怨你的上司,也許是跟朋友說你父母有多煩,也許是指責你那不負責任的組員,甚至是罵電視劇裡那討人厭的角色。
你也許說:「那可不一樣,我說的是有道理的,跟那些亂批評人的才不一樣!」然而,你真的肯定你是有道理的嗎?你了解過對方所經歷的一切嗎?也許你在嫌棄一個人沒用心做事時,對方可能在經歷一些很大的問題,像是家人離世?你在批評一個人做得不好時,你又有看到他背後花了多少努力嗎?
你也許又說:「我就算說都是背後說,才不會走到別人面前說!」但你就算是背後說人閒話,也是在批評別人啊,你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更何況,你敢說你這些話沒有傳出去?就算沒有說出口,你敢說對方不會從你的肢體行為中,看出你的嫌棄?
最後,你可能說:「我根本就是一個不批評別人的人,這下我總有資格去說他們不對吧!」但是,你沒發現嗎,你正正是在批評那些批評別人的人啊!你的行為不就是跟他們一樣嗎?
批評本來就是人性的一部份

其實,批評這件事,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一部份。某程度來說,人性的一部份就是喜歡批評,喜歡嘲笑,喜歡對別人的狀況幸災樂禍。我不是說這樣的做法是對的,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無論你覺得自己多有道德觀念也好,你也會做出這樣的事。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出現瘋狂恥笑 Justin Bieber 的全球狂熱,或是幾年前對林峰的 chok 的各種網絡攻擊。
我不是說你批評得他們不對,也不是說他們不該被黑,但是認真回想,當時你去罵他時,是真的只是因為對他們的厭惡?還是說,你在跟其他網民一起攻擊他們的時候,感覺到那麼的一絲快感.…..?然後在想想你平時在生活中批評別人,你說的話真的是因為痛恨對方嗎?還是因為只是口癢想對別人評頭論足?
你也許會說:「我只是說一下而已啊,難道說一句都不給了?我又不是真的有甚麼惡意!」那麼,為甚麼別人說只是你一句,你也不高興?為甚麼你可以批評別人,別人不可以批評你?對方可能只是想「說一下而已」啊,對方也可能沒有「甚麼惡意」啊。
總結
總的來說,當你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時,你也許就明白,對方為甚麼要批評。
首先一方面可能我們真的做錯了,對方說的話未必完全沒有道理。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的話剛好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自己,這樣看來,他不就是好人一個嗎?第二,就算對方真的說了甚麼沒道理的話,你這輩子從沒試過亂批評別人嗎?有時候,我們心情不好時,我們也會亂說話啊。第三,更重要的是,批評根本就是人性的部份。你沒有辦法阻止別人批評你,正如你也沒有辦法阻止自己批評別人一樣。(記得我之前說的,你批評別人批評他人,也是批評的一種哦!)既然如此,我們不必真的把別人的批評放在心上。對方可能根本沒有惡意,只是剛好想說一句而已。你沒有做錯,他也沒有做錯,這只是生活的一部份啊。
不過,也許你會說,我的問題不是這個:「我的問題是,我就是知道他們罵得我對,所以我不開心……我真沒用,為甚麼達不到別人的標準呢?如果我做得完美的話,別人就不會批評我了!」
如果你的問題是類似的話,請期待續篇:《如何不在意別人的批評:鑽石心養成記(中)》。這一篇是關於「個人喜好」,和如何理性面對有建設性的批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