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紙並不是專業人士,無法提供任何專業指導和意見,以下內容只屬我個人經驗。 如有任何疑問,請去詢問專業人士,相信能給大家更多有用及準確的意見。
同時,這文章有比較多的影片,但希望大家都能把它們看完,這會幫助大家更了解文章的內容。
還有,你可能會發現裡面有比較多的重覆影片,那不是因為我多放了,而是因為我特意link到特定的時間點,所以每一段我想說的重點都不一樣!所以請把每一個都點開哦,謝謝~
更新:因為某些影片被Youtube刪了,有一些我能找到代替影片,有些找不到的只能用GIF代替了…非常抱歉!
我一直很喜歡看的電視劇《Pretty Little Liars》,最近新一集中,談及主角們患上了情緒病。
很讓人驚喜的是,雖然這只是一套電視劇,但卻很準確地展現了PTSD的病徵。
而主角身邊人不同的處理方法,也顯示了照顧PTSD病人的正面和反面教材。
如果大家想了解甚麼是PTSD,或你身邊有PTSD病人,想了解怎樣跟他們相處,請看以下的內容:
(此影片含驚悚畫面,如果不想看的可以直接看下一個)
Pretty Little Liars 講述四個玫瑰鎮的高中女生:Aria、Hanna、Spencer 和 Emily。
自從她們的好友 Alison 一年前意外失蹤,四人便各散東西,很少再聯絡。
然而,當 Aria 再回到玫瑰鎮的時候,四人卻開始接到了一個神秘人 A 的短訊。
A 知道她們所有的秘密,並用盡辦法去折磨她們。
她們努力想要找到 A 的身份,但始終徒勞無功。
最終,當她們以為自己已經接近真相時,A 卻把她們四人綁架,並用不同的方式去虐待她們。
身體的虐待還是小事,最可怕的還是心理虐待。
A 跟她們玩不同的遊戲,像是強迫他們選擇傷害對方。他把她們放到一個電子儀器前面,威脅她們一定要電擊其中一人,不然就所有人一起被電擊。
他還把她們的牢籠裝飾成她們房間樣子,讓她們一看到房間就想起被虐待的日子。
最終,她們在朋友和愛人的協助下,想到辦法逃離那個鬼地方。
然而雖然她們重獲自由了,但回到家裡的她們卻性情大變,並產生了嚴重的情緒反應,像是過度驚嚇、暴躁、焦慮等等。
為甚麼她們產生這樣的反應呢?
那是因為她們患上了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那麼,到底甚麼是創傷後遺症呢?
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維基百科)
在Pretty Little Liars的情況而言,小美女因為被A身體及心靈虐待,雖然現在已經逃離了牢籠,但心理狀應依然維持在創傷時的感覺。
常見的徵狀包括:
1) 回閃及夢魘:
患者會不斷發生回閃及以為自己仍活在創傷事件中。這種情況均可透過日間的回閃及晚間的夢魘發生。
當 Hanna 看到熟悉的房間設置,產生大量回閃。
2) 逃避和感情麻木:
可能事件的重溫令患者實在太不安,他們會刻意令自己分心,例如故意讓自己忙碌。不斷埋首於工作,或者投入自己的興趣。患者亦會逃避所有能令自己想起創傷的事件裡的人和物,盡量也不提及創傷事件。
Hanna 因為創傷事件,不想再看到跟受虐地點類似的房間,所以把整個房間的傢俱拆掉;她也不願意去見她的朋友,因為她們會讓她回想起當初的事。(0:04)
Hanna 不願提及當時的情形,即使母親再詢問都不願意訴說內心的痛苦。(0:12)
3) 處於戒備狀態
患者會長期處於戒備狀態,從而避開危機。患者亦不能放鬆自己。這是過度警戒。患者常感到焦慮和難以入睡。周邊的人會感覺到患者容易惱恕及容易過度焦慮。
Hanna脾氣變得很暴躁,一旦得不到她想要的東西時,她就會大發雷霆。(0:52)
(參考資料為《青山醫院精神健康教育》)
那麼,當你身邊人出現PTSD時,作為非專業人士的你,怎樣去支持和鼓勵他們呢?
小美女身邊的家人和伴侶,都犯了不少錯誤。
我們來看看一些反面教材吧:
一,強迫她們去說出當時的情形
Emily的媽媽希望女兒能好好跟她們聊一下當時發生的事件,認為她說出來會舒服一些。
結果被Emily一口拒絕。
正如之前所說,PTSD病人往往不想再提及創傷事件,如果你太過強迫她去說的話,反而很容易導致她大發脾氣,破壞兩人之間的關係。
Emily 母親應該等待適當的時機。當 Emily 想說的時候,她自然會說;但如果她不想,逼她也沒用。
二,批判她們的行為
因為受盡創傷事件影響,Emily 透過偷偷去學習射擊。
她相信一切問題源自她們太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如果她學會了射擊,就不會再陷入這樣的狀況。
Emily的媽媽對於她的行為非常不滿,認為她違反了家裡的一條鐵律。她要求 Emily 保證再不這樣做。
可是這樣令 Emily 覺得更加反感。
當然,亂去參與射擊這種危險活動是不好,但 Emily 母親不應該去用批判的態度質問 Emily。
她應該了解 Emily 的做法是創傷後遺症的徵狀之一。Emily 並不是故意去反叛違規,而是因為受了當初的創傷影響。Emily 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批評。
三,強迫她們用你的方法去處理創傷
當 Ezra 跟 Aria 聊天時,他鼓勵 Aria 去把她的心情寫下來。
可是 Aria 並不想,並大發雷霆。
我之前的文章說到,寫作是宣洩情緒的一個好辦法。
可是,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法都不同,尤其對於PTSD病人來說,寫作就等如強迫她們去重溫創傷事件的過程。
很自然她們就會非常抗拒。
所以,記得要尊重她的決定,不要強迫她跟著你的方法去做事。有些方法對你有用,但對她卻不一定有用。
四,強迫她們去見專業人士。
我明白當家屬不知道該怎樣處理時,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想讓她去找專業人士。
然而,這個方法往往都會弄巧反拙。
在之前的兩篇文章裡提到(見《照顧情緒病人最困難的事》和《情緒病人最想要的是甚麼?》),很多情緒病人有一段時間都處於低能量狀態,根本連接受治療的能力都沒有。
他們往往需要的就是獨處和休息時間,讓他們好好的療傷。
如果他們想去見的,自然就會提出,在這之前請不要提出。
看完這麼多錯誤示範,正確的做法是怎樣呢?
我們來看看 Aria 爸爸的做法:
1)一開始時問:「我能進來嗎?」
先確認 Aria 是否有心情跟自己聊。
如果 Aria 不想說話的話,就該立即離開,等到她有空時再聊。
2)他先聊一些生活事情(與創傷事件或Aria心情無關的),打開話閘子。
往往PTSD病人不想談自己的感受,所以最好先不要從心情聊起,而改為聊一些不相關的小事。這會讓她降低戒備心。
3)「如果你不想去見專業人士的話,我明白的;不過我想你知道,當你準備好要聊的時候,我永遠都在。」
表達他的同理心,讓她知道自己不會強迫她做她不想做的事。
同時表達自己的關心,讓她明白她能依靠他。
4)因為他說錯話了,憤怒的 Aria 罵了他,態度相當惡劣。但是他沒有放棄。
那是因為 PTSD 病人容易變得暴躁。
這本身並沒有針對性,不是因為特別討厭他而這樣表現的。
還好他並沒有失去耐心,而是繼續表達他的關心。
5)避免再聊跟心情有關的事,而是提出可以一起去玩。
陪她做她享受的事情,而不再談及跟創傷或心情有關的事。
6)Aria 拒絕了他的提議,但他也欣然接受,沒有再強逼她答應,而是相當尊重她的決定。
PTSD病人有很多獨處的需要,所以她可能不想跟他相處,但不用灰心,只要表達他的理解即可。
最終….
雖然他沒逼她去說她的經歷,但她卻最終願意對他透露心扉。
這就證明了,與其強迫她立即去說好的感受,倒不如給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等到她想說時,就算他不問她都會說。
看到這裡,大家對 PTSD 是不是又有更深的了解呢?
其實不止是對待 PTSD 病人,對待其他情緒病人也應該用類似的態度哦!
不批判,不強迫,用足夠的耐心和同理心去表達你的支持。
參考資料: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教育》
- 《維基百科》
- 《精神健康急救手冊》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你們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分享到 Facebook 和 Twitter 🙂 還有,如果不想錯過最新內容的話,記得到右上角輸入你的電郵以訂閱這個 Blog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