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說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你會想到甚麼?
痛苦?災難?還是摧毀你幸福的怪獸?
當然,我非常同意負面情緒不是甚麼讓人愉快的東西。當我們經歷負面情緒時,我們總是感到很辛苦,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地想把它趕走,它卻總是回到我們身邊。
尤其對於情緒病人來說,他們天天要跟這些負面情緒相處,每分每秒都要花大量精力去跟它們搏鬥。負面情緒破壞了他們跟朋友和家人的關係,使他們失去工作,讓他們再看不到生活的光明面。
因此,大家都覺得:負面情緒就是我們的敵人。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負面情緒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傷害你?
為甚麼我們要有負面情緒這個系統?為甚麼我們的身體不只讓我們感受到正面情緒?為甚麼在這麼多年的進化之後,我們還是沒有擺脫這個「缺陷」?
會不會是因為,其實我們需要負面情緒?
我知道這聽上去很瘋狂,你可能會說:「天啊,你別跟我開玩笑了,我恨不得早一點把這些負面情緒趕走好嗎?它們對我有甚麼幫助?它讓我上不了班,讓我跟老婆離婚,讓我跟子女吵架,還讓我體力變差,現在你跟我說我需要它們?你知道你在說甚麼嗎?」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這些負面情緒會出現?真的只為了作弄你?
又或者,它們其實是有它們的好處在?
(想了解更多關於負面情緒的內容,請看《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和《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其實負面情緒之所以出現,是為了提醒我們。
以身體來說,痛楚是為了讓你避開致命的傷害。就像當一個小孩子碰到滾燙的熱水時,他們會立即把手縮回來。因為感覺到痛苦,所以他們本能地就會避開那個危險。
試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不能感到痛苦的話,他可能會把手一直放在熱水裡,等到嚴重燙傷時才懂得縮手。
痛苦是在提醒我們避開危險。它不是設計來讓我們受苦,而是來保護我們。
而負面情緒也是一樣。
為甚麼我們要焦慮?焦慮是為了讓我們處於警戒狀態,好讓我們準備好迎接或避開即將出現的危險。你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甚麼情況下都不焦慮,我們還會提早用功溫習嗎?我們還會記得把門鎖好嗎?我們還會提早準備任何事嗎?反正沒甚麼值得擔心的啊。
為甚麼我們要憤怒?試想像要是我們從不生氣的話,我們可能會被人欺負也不敢反抗,可能不會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可能永遠不敢直接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為甚麼我們要後悔?這是因為我們想永遠記得這件事,好讓自己不再犯下同樣的錯。
為甚麼當我們情緒變差時,我們感到會疲倦?這是我們的身體在告訴我們:我們真的需要休息。
我相信每一個情緒都有它的意義,不管它是正面還是負面。
我們需要做的事,就是改變對它們的看法,不再將它們當成可怕的敵人,而是把它們當成最好的朋友。
甚麼是最好的朋友?
那是一個你很關心的人,你會聆聽他說的話,你會在他不開心時聽他傾訴。即使你未必同意他的每一個做法,但你知道他的意圖總是好的。你不會總是辱罵他,不會給他難聽的綽號,不會想把他趕出你的生命。即使他現在走了歪路,你也會耐心地引導他回到正軌。
情緒每天都跟我們朝夕相對,為甚麼我們對它們卻這麼殘忍呢?為甚麼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壓抑它們,從來不花時間去真正理解它們?
更重要的是,我們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和時間在批評、辱罵我們的負面情緒?
我們把負面情緒當成是敵人,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負面情緒其實是我們的一部份。
如果我們選擇站在負面情緒的對立面,就等於是對我們自己的一部份開戰。
這不就等於自己打自己嗎?
於是,我們把生活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跟自己打架上。
而這樣的戰爭只有一個結果:兩敗俱傷。
然後再想像一下,假如我們沒有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內戰呢?
要是我們能跟負面情緒握手言歡呢?
你能想像如果我們把這些多出的精力,用在處理生活事務上的話,我們能做多少事?
我們為甚麼要把精力浪費在內耗上?
更何況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負面情緒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傷害我們。
也許它們的做法有點偏激,但它們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我們。
因為它們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所以才會選擇這樣出現。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和認同它們存在的重要性。
之前在《【TED】精神分裂症不是我的敵人(+我的焦慮症求診故事)》裡說到,艾蓮娜就是用類似的方法,克服了她的精神分裂症:
更關鍵的是,他們幫助我了解某件我一直無法相信的事: 我的聲音是對生活的創傷經驗做出有意義的回應, 尤其是兒時歲月,因此它不是我的敵人, 而是一種能夠解決情緒問題的洞察力。一開始這很難相信, 也難以持續,因為這些聲音如此不友善,又會威脅我,因為這個緣故, 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去將隱涵的意義,和我先前會詮釋為事實的話語區分出來。例如,這些聲音會威脅我去攻擊我的家庭, 我學著去將它詮釋為我對世界的恐懼和不安,而非將它看為真實、客觀的危險。
但是後來我得到一個很有幫助的回應,那就是去解讀這些文字後面的訊息, 因此當聲音警告我不要離開房間, 那麼我會感謝他們讓我注意到我感覺有多不安 ──因為如果我意識到它, 我就能做比較正向的舉動──然後要持續向它和自己保證我們很安全,而且再也不需要害怕了。我會對聲音做出界線, 試著和它們互動,用一種果斷的方式, 但是尊重的,建立一種緩慢的溝通程序, 並且用我們可以學著一起互動、 彼此支持的方式合作。
當然我們現在聊的不是幻聽,但是我們還是可以使用相似的辦法,來處理我們的負面情緒。
基本的格式是類似這樣的: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________,我知道你是在保護我,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我保證一切都會好的,因為__________」
你可以把負面情緒想像成《Inside Out》裡的情緒,然後與它對話。
我們來看看用在不同的情緒上面時,會是怎樣的情形:
焦慮篇: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我內心的恐懼,我知道你之所以會這麼焦慮,是因為擔心我應付不了眼前的事,擔心我被生活壓垮,你是為了阻止那個最壞的結果發生,所以才想我逃離那個會讓我痛苦的事物,對吧?我知道你是在保護我,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我保證一切都會好的,那件事不一定會發生,而且就算它真發生了,我們會也一起面對,所以不用害怕,你知道嗎?」
憤怒篇(為自己生氣):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我內心的不滿,我知道你之所以會這麼生氣,也是因為擔心我會受委屈的緣故,你怕我會被欺負,怕如果再不生氣的話,別人就會欺負到我頭上。我知道你其實是想保護我,我知道你其實是為我好,謝謝你。但是,其實不生氣也可能解決得到問題,也許我們平心靜氣地說,對方可能會聽呢?萬一真的解決不了,我們再生氣也不遲,對不對?」
憤怒篇(指責他人):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我內心的不滿,我知道你之所以會這麼生氣,也是因為擔心他們的緣故,你怕如果你再不生氣的話,對方就不會聽。如果他們是你不在乎的人,你又何必浪費這麼多唇舌在他們身上?你也只是真的很想他們變得更好而已。我知道你會說這麼多,全都是為了他們好,我知道你其實是想保護他們。但是其實如果我們不生氣,並用理性、冷靜的語氣說,也許對方也可能會聽呢?萬一對方真的不聽,我們再罵他們也不遲啊!」
憂傷篇(失去的人和事):
「謝謝你提醒了我,甚麼是值得在乎的事。其實我們會憂傷,是因為這是一件值得在乎的事。因為我們重視,所以我們才會為此而傷心,對吧?其實比起一輩子從沒有過值得在乎的事之人,我們也算是幸福吧?最少我們有一個可以讓我們笑讓我們哭的事,不是嗎?最少我們有美好的回憶,不是嗎?」
憂傷篇(失敗):
「我知道你之所以這麼不開心,是因為真的很重視這件事。你真的付了很多努力,你已經盡了全力了,但是事情還是沒有成功,所以你很傷心。我懂得的,因為我也很想成功,我也真的很想把這事做好,很想讓其他人看到我的能力,很想別人認同我的能力。但是,其實可能這一次沒做好之後,我會因而做得更好呢?也許我學習了這次教訓之後,我就會變得更加成功呢?未來的事誰知道呢,也許這是上天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呢?」
厭惡篇: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內心的喜惡,我知道你之所以會那麼不想碰它,是因為你知道我不喜歡它,你不想我委屈自己,對不對?你不想我不開心,不想我做一些不喜歡的事,對吧?謝謝你為我著想。不過,也許它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糟糕呢?也許我其實會很喜歡它呢?要不這樣吧,我們就試這麼一次,要是試完之後,我們還是超討厭它的,那我們就放棄,好不好?」
心碎篇(失戀適用):
「謝謝你讓我留意到內心的痛苦。我知道你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我知道你真的很傷心。你覺得生活好像倒塌下來了,再看不到任何值得在乎和快樂的事。但是,其實這正正證明了你是一個有愛的人,因為你還懂得在乎,因為你有愛人的能力,所以你才會受傷。你比起那些冷酷無情的人來說,更加勇敢,更加值得別人欣賞。」
自我批判(愧疚)篇:
「其實我知道你也不是故意的,你已經盡力了,你真的做了所有你可以做的事了。真的,我不怪你。我很高興你一直沒有放棄,你一直堅持到現在,真的很值得人欣賞,你知道嗎?而且不管發生甚麼事都好,我都不會怪你,我會跟你一起面對人生的各種難題,你再不需要害怕了。」
敏感篇:
「其實我知道你是因為太在乎他們,所以才會對他們的看法這麼緊張,所以才會因為他們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而傷心。就是因為他們對你太重要,所以你才會把他們的一舉一動看得那麼仔細,所以你才會緊張他們是否不喜歡你。我知道就是因為你善良,因為你內心仍然懂得在乎,所以才會敏感。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他們可能不是真的這麼想?我知道看起來是很像,但萬一不是呢?要不然這樣吧,我們去找一些證據,如果事實證明他們確實是這樣想,我們再傷心也不遲,對吧?」
看完以上的內容後,大家是不是更了解怎樣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呢?
以上的只是一些例子,你們可以將這種句式運用在所有負面情緒,包括嫉妒、後悔、羞恥、懷疑、罪疚感、挫敗、孤獨、委屈、不安、不被重視等等等。大家可以好好發揮一下自己的創意。:D
其實說了這麼多,重點就是:當遇上負面情緒時,與其選擇批評和指責,不如選擇給它們一點同理心,真正去理解它想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希望大家都能把負面情緒視作最好的朋友。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你們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分享到 Facebook 和 Twitter 🙂 還有,如果不想錯過最新內容的話,記得到右上角輸入你的電郵以訂閱這個 Blog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