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你覺得抑鬱症只是心情不好、自作自受?看看這個情緒病人的觀點

「不過就是心情不好而已,誰沒有試過不開心啊,為甚麼情緒病人這麽脆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話,如果你也覺得抑鬱症不是甚麼大事,那你可能會想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一下抑鬱症的徵狀以及心理和生理機制。

當我們聊到重性精神病(如思覺失調)的時候,一般的歧視原因都是「他們很危險」。相比起來,大家沒有那麼懼怕抑鬱症患者,但大眾更容易覺得抑鬱症是不存在的。一般他們都會說,因為他們經歷過一些不快的經歷,所以他們覺得這種事情是很常見的、能夠輕易克服的,所以無法接受抑鬱症被視為一種疾病,更容易覺得這只是因為抑鬱症病人找藉口不想面對問題。

今天我想去談一下這個看法。我的用詞會相對強硬一點,但請大家明白這是為了一個開放的討論,並沒有攻擊任何人的意思。

「不過就是心情不好而已,誰沒有試過不開心啊,可是我沒有像抑鬱症病人般放棄啊。」

的確每個人都會有經歷情緒低落的時候,當面對挫折(E.g. 失戀、失業、喪偶等等)的時候,我們都試過那種崩潰的感覺——這確實不是抑鬱症病人的專利。我也相信你可能試過很不開心的感覺,然後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這點確實值得敬佩。

但是,當一個人有重性抑鬱症的時候,他們會持續很長時間感到抑鬱。而且,那不一定是因為發生了重大挫折,而是即使沒有任何原因,他們依然感到不開心。即使是以往他們喜歡的事物,他們也無法產生興趣。這一種持續的麻木及抑鬱感覺,可以維持幾個月,也可以長達幾十年。

而且,抑鬱不單單是心情不好那麼簡單,它會嚴重損害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比方說,抑鬱症會讓人覺得疲倦乏力,可能要經常躺床,使人吃不下飯和睡不著覺。同時,抑鬱症也會影響認知能力,使人思想變慢和無法集中精神。這些都會使一個人無法工作或甚至正常生活。

你可能會說:「壓力大的時候,我也試過這種感覺啊!我也試過因為工作辛苦而吃不好睡不好啊,這又怎麼樣?」

正如我之前所說,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抑鬱感覺,重點是嚴重性。這就好像每個人都有患病的時候,但如果你跟一個肌肉萎縮症的人說:「我也試過走路時腿部很累啊,你有見過我坐輪椅嗎?」或者你跟一個有心臟病的人說:「誰沒試過心跳加快?你看醫生幹甚麼?」你覺得合理嗎?

就因為你經歷過一個比較「輕微」版本的徵狀,而你有能力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恢復,不代表每個抑鬱症病人都能夠。正如之前的例子,每個人都試過累,但不是每個人都是肌肉萎縮症患者,更不代表你的解決方法會適用於患者身上。

你下一步可能會說:「這是他們自找的啊!人人都會經歷挫折,就他們那麼脆弱!」

很多抑鬱症的風險因子不是可控制的,比如說抑鬱症家族史(基因導致)或者生理因素(血清素假說)。面對同一個環境因素,有些人會沒反應,但有些人卻會被觸發情緒病。你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並不合理。

最後你可能說:「誰沒有半點先天缺陷啊,你有情緒病風險因子,就應該做一些事預防!」

關於這一點,我同意一半,因為我覺得人確實為自己做的事負責,這也是為甚麼我總是鼓勵大家積極維持心理健康。

但是,很多身體疾病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比方說為甚麼因為車禍而傷殘的人不小心一點看路,或者中風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好,所以才會血管老化脆弱。那麼,你會覺得他們不值得接受治療嗎?你會跟他們說「那是你自找的」嗎?

如果你會的話,沒關係,這是你的價值觀;但如果你不會的話,那你可以思考一下——為甚麼?有沒有機會是因為你覺得心理疾病是想像出來的問題,而身體疾病是真實的?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

  •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 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