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之前看過我的文章的話,應該都知道我男友對情緒病了解很少。事實上,過去有很長的時間裡面,他都感受不到情緒病的嚴重性。拿抑鬱症來說吧,他覺得人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他工作辛苦的時候,也覺得好像沒有動力或是筋疲力盡,所以很難理解到底抑鬱症病人到底跟心情低落的普通人有甚麼分別?
當然,他跟我談戀愛之後,開始對很多情緒病都耳熟能詳。不過理性上明白情緒病很嚴重是一回事,要真正對情緒病人感同身受,他依然覺得很難。
至於我這邊呢,因為已經試過多次辯論(之前我發的那些短評,就是跟他辯論的結果),再加上該給的資訊都給了,所以也就順其自然,不會強迫他接受我的觀點了。
誰知道……
兩天前,他突然跟我說:「原來情緒病這麼可怕?」
我當時聽了之後,一下子一頭霧水:「甚麼?」
原來他最近看了MatPat的Film Theory,因此而認識了一套網劇:《hiimmarymary》。
這是一套驚悚故事,說的是一個叫Mary的年輕女性,她被困在一個熟悉的屋子裡面,並且失去所有記憶。窗戶全部無法打破,門也被緊緊鎖住。她可以用電腦上網,但無法聯絡任何人。在日間的時候,基本上沒有發生甚麼事,但在晚上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有幾個「邪靈」會出現,他們會不停地嘲笑、騷擾甚至虐待Mary。不管Mary怎樣做,都無法擺脫他們,直到她筋疲力盡,無法正常生活為止。
雖說這是「網劇」,但是其實故事分散在多個平台上。比方說,Mary有個 Twitter,你可以看到她的求救訊息,在youtube上你可以看到她在屋子裡的經歷,在blog上你可以看到她的文章,甚至網站的source code也有一些秘密訊息。
(以下有輕微劇透;本文圖片來自Youtuber Digests)
《hiimmarymary》 雖然是驚悚作品,但作者K有提到這套網劇是建基於她本人和朋友的抑鬱症經驗。也有很多人指出,Mary有明顯的抑鬱症和社交焦慮症徵狀。
其中一個說法是:整個故事其實是一個隱喻。
所謂的Mary被困在家中,其實就是映射情緒病人感覺無法擺脫病魔困住;
而那些所謂的「邪靈」,其實就是指情緒病人能感受的負面思想和情緒。
比方說,其中一個邪靈會一直跑出來嚇怕Mary。每次Mary看到它,都會害怕得尖叫。偶爾它會讓Mary「休息一下」,或者讓Mary以為自己躲起來了,卻發現它又重新找到自己。另一個邪靈會一直嘲笑Mary,把Mary說得一無是處,令Mary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失敗的人。
Ally: 因為我很容易作噩夢,我本人不敢看這套劇。因為我自己沒看過,所以我無法評論劇情是否精彩,亦不知道它對情緒病的比喻是否準確。如果大家也想看的話,記得考量一下自己對恐怖片的承受能力。
當然,這是一套驚悚片,它的目標就是製造一個令人害怕的氣氛。但是,我覺得很多情緒病人應該都能對劇情有共鳴——無法擺脫負面思想、感覺自己永遠都不會變好、內在有把聲音無時無刻批判自己、以為自己終於康復了,卻輕易被負面情緒再次擊潰⋯⋯
不過,情緒病人能理解很正常,但對於沒有情緒病的人來說,他們又能有甚麼得著呢?尤其如果這個人根本不了解情緒病的嚴重性時,又能學到甚麼呢?
這時候我們回到這件事的起始,也就是我男友看完之後,對情緒病有了新的看法。
他說,他沒想過原來抑鬱症那麼可怕。
他說,平時他聽我說抑鬱症病人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他以為就是普通的自我批評,例如覺得:「我能力完全不行,原來我完全比不上其他人啊。」他覺得這種想法很正常,甚至覺得還是改善的動力。
他不知道的是,原來抑鬱症病人在出現這個念頭之後,下一步不是想「我不能再懶惰下去了,要是我再不努力,永遠都不會有所成就」,而是:原來我這個人一點價值都沒有,想來活著也是其他人的負累,不如死掉吧。
他說,平時他聽我說抑鬱症患者感覺自己擺脫不了負面思想,他以為就是經常出現一些悲觀的想法,例如常常覺得人生沒意義,或者感覺好像一切都很困難等等。
他不知道的是,原來抑鬱症病人不只是經常有負面思想,而是完完全全被這種思想佔據(preoccupied)。他們醒來第一件事想的是抑鬱思想,睡前想的最後一件事也是抑鬱思想。這種思想導致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因為他們無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真正重視的事上。
他說,以往他不懂為甚麼抑鬱症患者不求助,或者是為甚麼不做一些能夠幫助自己。
現在他發現了,原來當你天天被這些徵狀「攻擊」時,單單是活著已經不容易,你根本沒有剩餘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最後,他說他很慶幸自己沒有抑鬱症。雖然他平時很堅強,但換了他面對這樣的事的話,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住。
我聽到這句話時,一下子覺得很感動。
有很多情緒病友inbox我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情緒病而感到自卑沒用,怪責自己不夠堅強,那麼輕易被情緒病打敗。往往他們的身邊人也會有怨言,例如覺得為甚麼他們不能努力一點。
每當他們這樣說時,我總是會跟他們說:
「不是,你已經很勇敢了。你眼中那些比你更堅強的人,要是他們經歷了你現在的負面思想,要是他們也感受到你現在的痛苦,他們未必比你處理得好。你能堅持到這現在,你能看我的文章,肯定代表你有一個堅持向上的心,這一點要認可自己,知道嗎?」
這是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情緒病人都是勇士。能夠面對痛苦依然堅持,這個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欣賞人格特質嗎?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勇氣面對一切,願我們都有一顆願意理解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