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認識厭食症(Part 1):介紹四個與厭食症相關的迷思

厭食症患者只是減肥過度嗎?厭食症患者是因為愛美而節食嗎?厭食症患者全都不吃飯嗎?我們能把他們罵醒嗎?沒錯,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否」。

「每當我需要進食時,我都會感到嚴重的恐懼和噁心感,使我連吞下食物都做不到⋯⋯」——厭食症患者

大家好,我是Ally ❤️

歡迎來到 Fairy’s Heart,一個推廣心理健康和情緒病知識的網站。

在你閱讀文章之前,想要先提醒大家:

    • 這篇文章是《Fairy’s Heart 大全・認識厭食症》的第一集,接下來還會有三篇後續文章,包括:徵狀篇、成因篇及治療篇
    • 這篇文章屬於《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系列的一部份,目的是透過研究科學文獻,幫助大家了解情緒病的重點知識
    • 如果想加深對厭食症的了解的話,歡迎大家參閱文末的參考文獻
    • Trigger Warning: 因為文章包含厭食症的徵狀及圖片,如果現時的心理健康不好、患有嚴重情緒病、情緒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或有相關的創傷的話,請切勿繼續看下去。

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認識厭食症(Part 1)

maxresdefault

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考考大家:「你知道最致命的情緒病是甚麼嗎?」

相信大家看到這條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會想到抑鬱症,因為有不少患者有自殺或自殘傾向,所以他們容易有性命危險。

你也可能會聯想到精神分裂症,因為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覺或妄想,自然更有機會無意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然而,如果我告訴你:

這世上有一種情緒病,它的死亡風險比抑鬱症高3.7倍,比精神分裂症高2.4倍,甚至死亡率跟吸食白粉(即海洛因)近似呢?

而且,在這些不幸離世的患者當中只有五分一的人是因為自殺而死亡的(請見相關文獻)。大部份其實是死於這個疾病的併發症,包括心臟病、內臟壞死、胃破裂等等。也就是說,這不只是一個你「腦子裡的」疾病,而是一個真的能夠殺人的嚴重疾病。

那麼,到底這個致命疾病是甚麼呢?

答案是: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沒錯,厭食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疾病,甚至比某些癌症還要致命。事實上,厭食症影響了很多人,這包括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例如 Victoria Beckham、Lady Gaga、Zayn Malik、戴安娜王妃等等。

還好,現在大家對厭食症總算有點了解,也出現了很多幫助厭食症患者的機構。然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社會對厭食症還沒有認識,直到一個名人的死亡,這個疾病才開始引起社會的關注——

Karen Carpenter 因為厭食症而去世

Karen-Carpenter

如果大家平時喜歡聽老歌的話,可能你會有聽過一個很有名的雙人組合:The Carpenters。他們不但有很多著名的歌曲,主唱 Karen 甚至被稱為「史上最優秀的歌手之一」。

然而,Karen 在32歲的時候,就因為厭食症而暴斃於家中:

作為一個身高163厘米的女生,Karen的體重最輕的時候只有35公斤,也就是說她的BMI只有13.6——遠遠低於正常體重水平(BMI 19-24),營養不良程度甚至跟難民差不多。最終,她因為厭食症併發的心臟病發而死於家中。

💡 思考點:厭食症是一個非常致命的疾病,不僅患者會出現極低的體重,而且還會出現大量併發症。很多患者(包括不少名人)就是死於這個疾病的。

為甚麼她會出現這種行為?

你可以會想說:「好好的一個成功人士,長得也很好看,為甚麼要那麼重視外貌,結果搞到連命都沒有了?」

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這代表你跟很多人都一樣,以為厭食症患者一定是太注重別人的看法,性格又太過偏執,所以才故意不吃飯。

然而,如果你認真思考一下,很多患者其實已經瘦到偏離普通人的理想審美——如果他們只要想減肥,他們應該瘦到一定程度就停下來了,為甚麼他們非要把自己瘦成一具骷髏?

同時,身邊人一般不會認可患者的節食行為,甚至還會批評患者的外形(「太瘦好難看!」),如果他們真的只是討好別人,他們不應該繼續瘦下去啊?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精神疾病,會令一個人無法正常進食?到底厭食症是由甚麼原因導致的?又有甚麼方法可以治療厭食症呢?

那麼,如果你想了解甚麼是厭食症,或者想要幫助患有厭食症的親友,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 思考點:很多人會覺得厭食症患者只是「想不開」,但如果大家認真想一下的話,其實他們的行為並不可以用「愛美」二字解釋的。那麼,到底為甚麼他們會這樣做呢?

厭食症=「極端減肥節食」?絕對不是!

Get-Rid-of-One-of-Your-Annoying-Friends-Step-8

雖然厭食症是一個那麼危險的疾病,但是社會對於它的了解卻遠遠不及其他情緒病,甚至有很多負面印象。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誤解:

迷思一:厭食症患者跟減肥人士沒有分別。

減肥前

很多人都以為厭食症等於「節食」。因此,他們會覺得患者跟減肥人士沒有太大分別,畢竟兩者都會限制自己的飲食,都會極度關注自己的身形和體重。這也是為甚麼當患者剛剛病發的時候,一般身邊人都會不以為意,因為他們只是以為患者在減重而已。

然而,厭食症患者跟減肥人士有兩個很大的差別:

第一,不僅厭食症患者的節食行為更加極端,他們對待食物的態度也很不一樣。

對於普通減肥人士來說,當他們吃不健康的食物時,他們可能感覺羞愧,但這種情緒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然而對於厭食症患者來說,每當他們需要進食時,他們都會感到嚴重的恐懼和噁心感,使他們連吞下食物都做不到。

同時,一般人減肥時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想要瘦到某個特定體重,或者可能想到夏天時穿上 bikini。

但是對於厭食症患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他們不是想要瘦成某個理想中的模樣,他們只是不停地想要變瘦而已。

比方說,《Wintergirls》是一本關於厭食症的小說,裡面有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深:「唯一一個可讓我滿意的數字就是0。沒有體重、沒有生活、0號身材⋯⋯」

所以,當厭食症患者瘦成40kg時,他們就會想要變成35kg;當他們瘦成35kg時,他們就會想要變成30kg⋯⋯對他們來說,他們的體重永遠不夠輕,他們永遠不會滿意。

💡思考點:厭食症患者跟減肥人士有著很大的差異。雖然兩者都在減重,但減肥人士不會長期對食物產生嚴重的恐懼和噁心感,也不會有著永無止境的減重目標。

迷思二:厭食症患者就是太過愛美,非要變瘦不可。

12-characteristics-of-a-horrible-boss-2-638

很多人以為患者之所以不吃飯,是因為患者過度重視外貌。因此,大家對患者的印象就是一群愛美的小女生,為了穿上最時髦的衣服而極端節食,結果因為減肥過度而患上厭食症。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厭食症患者都是這樣的。

沒錯,確實有一些患者是因為想變瘦而節食,但也有很多病人根本不在乎外貌或體重。比方說,演員 Troian Bellisario 分享了她的厭食症經歷:

在我上學的時候,根據我當日的表現,我會拒絕進食或跟朋友出去玩⋯⋯我不知道甚麼才是正確和錯誤的,於是我的腦子設計了這個怪異的制衡系統,使我的人生變得更加系統化。」

「很多人以為厭食症是關於減重和變瘦,但其實是跟『控制』有關。」

對於很多厭食症患者來說,禁食是一種自我控制手段——當他們做得好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吃飯;而每當他們犯了任何錯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禁食,以消除內心的羞愧感:「只要我不吃飯,只要我懲罰了自己,那就代表我有意志力,那就代表我不是一個沒用的人,對吧?」

這個賞罰機制給了他們一種虛假的控制感,因為不管他們人生其他部份有多混亂也好,只要他們還能控制自己的飲食,那就代表他們對自己的人生還有掌控權。因此,厭食症成了他們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就好像酗酒的人的人會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厭食症患者也用節食來穩定情緒。

💡思考點:很多厭食症患者之所以會控制飲食,並不是為了變得更好看,而是享受那種對食物的掌控權。尤其他們遇上挫折時,飲食控制就成了他們排解情緒的方式,讓他們感覺人生沒有那麼混亂。

迷思三:厭食症患者全部都是整天不吃飯,或者從來不吃垃圾食品。

womeneatinganorexiabulemia_827511

因為 Anorexia Nervosa 的中文譯名是「厭食症」,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患者一定是完全不吃飯的。因此,有些人即使有著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但因為他們的食量尚算正常,就會假設對方一定沒有患上厭食症。

然而,不是每一個厭食症患者都會整天不吃飯。

沒錯,不少厭食症患者確實會選擇節食,但是也有很多病人選擇用其他方法來減重。比方說:

  • 有些患者可能會正常飲食,但是他們事後會瘋狂催吐、服食瀉藥或劇烈運動
  • 他們可能會在別人面前正常飲食,但回到家卻會禁食幾天
  • 他們會一直用零卡路里的食物充饑,例如喝咖啡或無糖可樂來代替正餐
  • 他們可能會只吃某一些「安全食物」,例如只吃水煮青菜

同時,就因為一個人在吃垃圾食品,並不代表那個人沒有厭食症,比方說:

  • 很多厭食症患者會一直不吃飯,但等到快要餓昏之後,就會吃一點糖果來維持能量
  • 某些厭食症患者偶爾會有暴食行為,例如他會先瘋狂吃垃圾食物,然後再用其他手段來補償(例如吞瀉藥)

💡 思考點:雖然確實有不少厭食症患者會選擇不吃飯,也可能會避開垃圾食品,但是也有很多病人是透過其他方法來控制體重的,例如他們可以事後催吐或只喝零卡飲料。因此,食量並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厭食症的標準。

迷思四:你可以說服厭食症患者改變主意

anorexia_recovery-1024x576

對於很多人來說,厭食症患者只是「太過執著」而已——只要他們要求不要這麼高就好了,只要他們不要重視外貌就好了,只要我把他們餓到一個程度了,他們就會學乖了去吃飯了⋯⋯

因此,他們覺得解決厭食症的辦法,就是透過講道理的方式例如讓他們明白到內在美的重要性,或者讓他們明白自己已經足夠瘦了),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不會繼續厭食下去。

然而,這種做法是沒有甚麼效用的。

當一個人長期進行極低熱量的飲食時,由於他們沒有吸取足夠的營養,他們的腦部結構就會開始出現異變。因此,他們開始會出現很多認知問題,包括記憶能力變差彈性不足等等。

這些認知問題不但讓他們難以正常生活,還會讓他們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問題。舉個例子,明明已經瘦到不似人形,很多厭食症患者依然深信自己還是太肥胖

當常人看著一個厭食症患者時,你們會看到突出的肋骨、枯黃的頭髮和其他醜陋的身體特徵。但當一個厭食症患者看著自己時,他們看到肚子上剩下的一點點肥肉、依然還是太粗的大腿及圓圓的臉頰。(厭食症患者 Sophia Roos 的分享)

同理,明明已經病情嚴重,甚至快要到達死亡邊緣,很多厭食症患者依然堅稱自己的飲食習慣是沒有問題的:

根據研究顯示,只有85%的飲食失調患者都不承認自己有病,他們提出的原因包括:「我感覺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我知道有點不大正常,但不覺得是飲食失調」「我感覺是有點不對勁,但是我覺得情況並不算太嚴重」

而當別人指出他們的飲食行為有問題時,他們更常會有負面的反應,例如「覺得對方在誇大其詞,我的問題根本沒有那麼嚴重」「我明明沒有病,你憑甚麼冤枉我」等等。

正正因為這樣,很多患者都需要被強制入院,因為就算他們快要把自己活活餓死,他們依然都沒有辦法明白到問題的嚴重性。

💡 思考點:因為厭食症會導致認知問題,所以哪怕徵狀已經非常明顯,很多患者依然堅持自己沒有患病,又或者深信自己確實有著肥胖的身形。因此,面對厭食症患者時,千萬不要覺得你可把他們「點醒」,因為這種做法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參考文獻/網站: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

  •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 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