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認識厭食症(Part 2):患上厭食症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為甚麼厭食症患者他們要把自己餓到營養不良?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很瘦嗎?這篇文章會介紹厭食症的診斷標準和患者故事,也許你會發現厭食症其實不是真的離你這麼遠。

「一開始厭食症是你最好的盟友,直到有一天它成了一個魔鬼。」——厭食症患者

大家好,我是Ally ❤️

歡迎來到 Fairy’s Heart,一個推廣心理健康和情緒病知識的網站。
在你閱讀文章之前,想要先提醒大家:

    • 這篇文章是《Fairy’s Heart 大全・認識厭食症》的第二集,
    • 這篇文章屬於《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系列的一部份,目的是透過研究科學文獻,幫助大家了解情緒病的重點知識
    • 如果想加深對厭食症的了解的話,歡迎大家參閱文末的參考文獻
    • Trigger Warning: 因為文章包含厭食症的徵狀及圖片,如果現時的心理健康不好、患有嚴重情緒病、情緒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或有相關的創傷的話,請切勿繼續看下去。

Fairy’s Heart 情緒病大全・認識厭食症(Part 2)

anorexia-deadly-mental-illness

到底甚麼是厭食症?它跟減肥或愛美有甚麼分別?到底當一個人患上厭食症時,他會有怎樣的感覺?到底是怎樣的發病原因,會讓一個人變成厭食症病人?

為了讓大家更加具體地了解這個疾病,我會先分享一個故事,讓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患上厭食症的感覺:

請想像你是一個中三的女生。

smiling-beautiful-asian-girl-tree-park-summer-relax-time_33718-1500

你有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明媚的笑容,對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身高160cm、體重52kg的你,雖然算不上特別苗條,但也沒有人會說你長得胖。

就跟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你也有著各種煩惱——

你性格比較內向,不是太懂得跟人打交道,所以一直都無法進入班裡的小圈子;

雖然你已經很努力溫習了,但是你的成績依然不夠好,估計中四時一定選不到心儀的科目

家裡人對你要求很高,不僅要求你成績進步,還希望你多才多藝,所以你感到壓力很大。

你感覺人生一片混亂,人人對你都有要求,但不管你怎麼努力也好,好像都無法符合每個人的期望,也無法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這時候,你的好朋友開始減重。

nnudoo181100042

起初你還不以為意,可是你看到自從她減肥之後,身邊人個個都對她充滿羨慕之情:「你是怎麼變瘦了這麽多的?好厲害哦!」

她看上去充滿自信,不僅穿甚麼都特別好看,甚至還成為了班上最受歡迎的女生。

於是,你動心了。

asian-woman-weight-loss-and-diet-concept

一開始,你只是控制自己的飲食,再加上一點運動。雖然只是付出了小小的努力,但是你已經看到了自己的體重下降了下少。

看到這樣的成果,你不禁心花怒放:「誰說我甚麼事情都做不好啊,你看看,我不就達到目標了嗎?」

同時,身邊人也開始誇讚你。班上開始有男生留意到你,同學都來找你問減肥秘訣,甚至連家人都對你另眼相看:「想不到她還真的成功堅持每天運動啊。」

不過,你還是有一點不滿意。

Screen Shot 2020-06-05 at 17.45.20

當你在鏡子前打量自己的時候,你卻發現了自己的肚子還是有點脂肪,當你揮手的時候,你的手臂還有拜拜肉。
因此,你開始加強減重力度——你開始只吃水煮蔬菜,並每天花五小時做運動。

果不其然,在你的努力了幾個月之後,你肚子大部分的脂肪已經不見了。

可是,你還是覺得不夠好,因為你發現只要你坐下時,你的肚子還是會擠出一圈肥肉。

有一天,你因為太忙而沒機會吃飯。

Screen Shot 2020-06-05 at 17.50.25

雖然你餓了一整天,但你也沒有覺得頭暈目眩,還是有精力去繼續上課、做功課和溫習。

這時候,你靈機一觸:「原來肚子餓不一定要吃東西的嗎?這是不是代表我其實一天吃一餐也足夠了?

於是,你開始找藉口不吃早餐和午餐

如果同學說要跟你一起吃飯的話,你就會騙他們說你已經吃完了。因為家人不知道你在學校的狀況,所以也沒有發現你的異常行為。

起初你可能一感到飢餓就想吃東西,慢慢你可以忍耐五小時,接著你可以忍耐一整天,甚至多於一天⋯⋯

看到自己的忍耐力越來越好,你感到很自豪:「我其他人不一樣,我是有自控力的,我不會輕易向自己的慾望低頭!」

隨著時間過去,家人也開始看出不對勁了 。

eating-disorders-information-for-parents

他們開始說你吃得太少了,又跟你說你已經太瘦了,根本就不好看。

你覺得他們簡直莫名其妙--

你沒有完全不吃飯啊,也許一開始是為了減重沒錯,但現在你早上根本沒有胃口吃飯,你食量小有錯嗎?

而且,你哪裡有太瘦了,明明你的肚子不是完全平坦的,他們為甚麼總是要誇大其詞?

直到有一天,你暈過去了,並被送到急症室……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但有參考了網上的多個厭食症故事)

💡 思考點: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覺得厭食症離我們很遠,或者認為自己絕對不會無緣無故不吃飯,但是當你從患者的角度看的時候,你卻會發現對方的行為並非不可理解的。

厭食症的臨床診斷標準

What-are-the-Signs-of-anorexia-in-teens-3200814_Final2-611d248f4e0d4508878e9fe1679fd52e

從以上的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厭食症患者會有著不同身體、認知和情緒徵狀。那麼,從臨床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怎樣知道自己是否有厭食症呢?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如果你出現了以下徵狀,那麼你可能患上了厭食症:

標準A:相對起自己的年齡、性別、發育及身體狀況來說,你的能量攝取明顯不足,而這導致了你有著極低的體重。

所謂的極低的體重,指的是體重已經低於正常水平,例如你的身高明明有170cm,但是你的體重卻只有35kg,那麼就很明顯已經不屬於正常的體重了(下面會詳細說說厭食症與BMI的關係)

比方說,如果你患上癌症,而這導致了你的體重下降,這當然不是厭食症的徵狀;如果你並沒有其他情況,但你的能量攝取明顯過低,這可能就代表你有厭食症的問題。

標準B:即使你的體重已經極低了,但是你依然對增重或變胖有著嚴重的恐懼,或者你持續做一些會阻止體重增加的行為。

用故事中的小女孩為例子,她明明已經有著低於常人的體重了,但是她依然聲稱自己還是太胖,以及極度害怕增重,並持續用一些極端的行為(例如一天只吃一餐)來減重。

標準C:你無法正確認知到自己的體重及身形,你的體重或身形對於你的自我價值有著不良的影響,以及你持績地無法認知到現時問題的嚴重性。

比方說,故事中的女生明明已經很瘦了,但當她照鏡子的時候,只看到自己「肥胖」的部位(例如可能肚子有那麼一丁點肥肉),而這讓她感到羞愧和自卑。

同時,即使她的體重已經遠遠低於正常水平了,身邊人也有出言提醒了,她依然堅信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並不願意停下她的節食行為。

此外,厭食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叫限制型(restrictive)在過去的三個月內,你沒有經常暴飲暴食和進行補償行為(包括催吐、吞瀉藥、催尿劑或灌腸)。你主要透過節食、禁食或劇烈運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

第二種叫暴食型(binge-eating/purging):在過去的三個月內,你經常暴飲暴食和進行補償行為(包括催吐、吞瀉藥、催尿劑或灌腸)。

還有,要判斷一個人的厭食症的嚴重程度,我們還會看那個人的BMI(即身高體重比例)

病情輕微:BMI 有 17 或以上(例如你身高162cm,但體重只有45kg)

病情中度嚴重:BMI 有 16-16.99(例如你身高175cm,但體重只有51kg)

病情非常嚴重:BMI 有 15-15.99(例如你身高172m,但體重只有45kg)

病情極度嚴重:BMI 有 <15(例如你身高180cm,但體重只有40kg)

(如果要計算BMI的話,我們可以使用這條公式:BMI = 體重 (kg) / 身高 (m2),或使用網絡計算器

最後,我們可以根據以上ABC標準來判斷一個人的復元程度:

部份復元:雖然之前曾經符合全部標準,但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標準A】的徵狀了,只剩下【標準B】或【標準C】的徵狀

整體復元:雖然之前曾經符合全部標準,但是現在已經很久沒有再出現【標準A】、【標準B】及【標準C】的徵狀

註:如果你的徵狀符合以上標準,但沒有體重過低的問題(BMI正常),那也不應該掉以輕心,因為你可能患上的是Atypical Anorexia Nervosa。

💡 思考點:厭食症的主要特徵有三個——極低的體重、對增重的極端恐懼以及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身形。此外,厭食症可以分為「限制型」及「暴食型」。還有,我們可以根據BMI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

厭食症一開始會顯得好像是你的好朋友

6d15b7c1351d

我聽過一句話:「一開始厭食症是你最好的盟友,直到有一天它成了一個魔鬼。」

雖然厭食症患者的行為非常極端,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厭食症」感覺並不可怕,甚至好像幫助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好。

就好像故事中的女生,她一開始其實單純想要變好看而已,但是她發現原來減重這個行為會讓她帶來滿足感,讓她感覺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

然而,就好像上癮一樣,一旦開始了這個行為,她就停不下來。哪怕她已經瘦到不會得到身邊人的認可了,哪怕她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健康了,她依然一直堅持。

等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行為不對勁時,她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這時候,節食不再是她的個人選擇,而是一個不得不做的行為--食物已經成為她最大的恐懼,就算她想吃東西,她也沒有能力進食了。

💡 思考點:雖然厭食症看上去很極端,但一開始往往是由一些很「無害」的行為引發的(例如只是吃點健康的食物),而且甚至還會感覺很正能量。因此,患者往往不以為意,直到病重時才發現自己停不下來。

當厭食症成了人生的中心

20160223-Anorexia-1900

當一個人患上厭食症的時候,他們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都會花費在控制體重上。比方說,他們可能會花好幾小時做運動,或是每天都在搜尋跟減重有關的資料。

哪怕他們在做別的事情時,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被厭食症完全佔據,所以他們根本無法專注在其他事物。比方說,他們明明應該要專心上課,但他們滿腦子想的卻是——「我今天吃的那個蘋果有多次卡路里?我肚子上還有多少脂肪?我到底待會兒該不該吃飯?」

長久下去,他們的人生就會變得非常單調。

他們再沒有學業了,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專心溫習,所以成績一落千丈;

他們再沒有朋友了,因為他們會拒絕跟別人一起吃飯,以免對方批評自己的飲食習慣。

他們再沒有興趣了,因為他們所有精力都用在跟厭食症對抗了,根本無法發展嗜好。

現在他們的人生就只剩下厭食症——

沒錯,厭食症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痛苦,但是除了厭食症以外,他們人生還有甚麼其他事物呢?

💡 思考點:因為患者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厭食症上面,以及他們的腦子完全被厭食症佔據,所以他們人生會變得越來越單調,到最後厭食症就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中心。

厭食症不一定是因為「減肥」而觸發的

Anorexia - Bialasiewicz

在這個故事當中,這個小女孩之所以會患上厭食症,是因為她自我價值不足,因而想要透過減重來獲得滿足感。然而,還有很多人是因為一些跟「減肥」毫無關係的原因發病——

Sarah Rav 是一個熱愛健康與運動的醫學系女生,她因為想看上去有點腹肌而開始做運動,誰知道開始越來越極端,甚至會在半夜2點起床去慢跑和舉重。

Cheyanne Slocum 考進了有名的舞蹈學校,卻因為家人無法應付學費,所以失去資格。在情緒崩潰之下,為了重新獲得對人生的主控權,她開始極端禁食。

Emma Jane 受過嚴重的童年創傷,加上因為父親離世,導致她出現了厭食症。她的體重瘋狂下降,最後醫生必須將她送院,因為她只剩下兩天性命。

💡 思考點:引發厭食症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愛美」只是其中一種而已。所以,不要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那麼重視外貌,就輕視厭食症的危險性。

患者可能察覺不到厭食症的出現

warning-signs-of-anorexia

最後,厭食症患者往往是留意不到自己患病的。就好像故事中的小女孩,雖然她的行為已經很極端了,但是從她的角度來說,她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身邊人誇大其詞。

然而,如果容許這種問題持續下去,她不但復元機會越來越低,甚至有機會失去性命。

因此,身邊人要懂得怎樣留意厭食症的警告訊號。除了熟讀厭食症的診斷標準以外,你也可以留意一下身邊人是否出現異常行為:

  • 你身邊人是否突然體重嚴重下降?
  • 身邊人是否進行飲食控制(例如不再吃某種食物、跳過一餐、瘋狂計算卡路里)?
  • 身邊人是否開始穿很寬鬆或多層衣服(因為厭食症患者可能會想辦法讓別人看不出來他變瘦了)?
  • 身邊人是否開始跟朋友或家人疏遠?
  • 身邊人是否開始瘋狂運動,或者拒絕上體育課(以免別人看出來他變瘦了)?
  • 身邊人是否常常暈眩(低血糖導致)或雙手泛藍(因為太冷)?
  • 身邊人的頭髮是否開始變枯燥,或者指甲變得脆弱(因為營養不良)?
  • 身邊人是否不停地開始地吃無糖口香糖(目的是用口香糖來代替零食)?
  • 身邊人是否無法專注在學業或工作上(因為腦子只想到食物)?

(來自Kings College London的 Dr Pooky Knightsmith Hesmondhalgh

當然,如果只是出現了單個行為,這不代表對方一定有厭食症。然而,如果對方同時出現多個警告訊號,而他的行為動機是「對增重的嚴重恐懼,以及已經明顯出現健康問題(例如常常暈眩、頭髮枯黃、體重下降到不正常水平),那麼可能就要考慮是否有介入的必要。

💡 思考點:患者往往留意不到自己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需要身邊人(老師、朋友、家人)幫忙觀察。如果發現出現多個警告訊號,記得盡早求助。

參加文獻/網站:

Copy of Fairy's Heart複本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

  •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 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