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從情緒崩潰變成積極生活的:分享我離開不健康環境的故事

明明知道是不健康的關係,但你就是沒有勇氣離開?到底選擇拋下一切,是自私愚蠢還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Ally今天敞開心扉,跟大家聊聊她是怎樣離開不健康的環境,而這個決定是怎樣讓她從自殺邊緣變成樂觀積極的。

「獨立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能力。」— Ally

大家好,我是Ally ❤️

歡迎來到 Fairy’s Heart,一個推廣心理健康和情緒病知識的網站。

如果大家一直都有關注我的文章的話,相信你們對我的過去都十分了解。

事實上,我還寫了一個叫《我的九年情緒病故事》的系列,就是特意把情緒病經歷完整地紀錄下來。

然而,我畢竟是在2010年患病的,所以在我正式「康復」之後,其實我還經歷了很多事情,例如上大學、工作、追尋夢想、談戀愛等等。

我人生的這些部份,我雖然沒有說全部紀錄,但是多少都有在不同的文章提過。

唯獨有一個部份,雖然對我人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是我重新寫這個blog的原因,但我從來沒有提過。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註1:此文章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和記憶,但因為創傷回憶本來就是不穩定及不可靠的,所以我有機會記錯了一些細節,但我會盡力地把我記得的說出來給大家聽。同時,這篇文章只是故事分享,並不是對任何人的指控或批判。

Trigger Warning:此文章將提及非常沉重的內容(包括自殺意念、社交恐懼等等)。如果現時的心理健康不好、患有嚴重情緒病、情緒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或有相關的創傷的話,請切勿切勿繼續看下去。聽我說,這世上沒有甚麼比self-care更加重要了,不要因為看這篇文章而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這是不值得的,知道嗎?

相關文章:

前言

blue-sea-sky-life-sailsman-cry-day-dream-sad-dreamy-lady-in-red-dress-picture-id1170244055

這不是一個受害者的故事,而是我為了自己的人生,做了一個自私的選擇。

如果你不理解我的選擇,我明白。

但如果你是同路人的話,我想跟你說,你真的不是孤單的。

為了保護故事人物的私隱,以下我會稱那些人為「他們」,所有關係詞亦會以xx代替。

零。

sad-girl-1

過去的一年半,我的人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我一遍又一遍地作噩夢,夢到我會被發現。

曾經,我只要出門就會到處張望,生怕被人抓走。

曾經,只要我一接到電話就害怕,擔心又是警局打來的電話。

曾經,我一個人孤伶伶地站在 Mc Donald’s,數著錢包裡的硬幣,然後默默地買了一個漢堡包——我把一個漢堡包掰開幾份,然後分開幾頓吃。

好像聽上去很悲慘嗎?

但我想跟大家說:

「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

一。

teahub8956099173504811789.png

一切要回到約三年前的時候。

當時我才22歲,剛剛從英國回到香港,正在處於人生的迷惘期。

那時候的我,雖然已經是一個「康復者」,但我總是覺得人生很黯淡,就好像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彩色的,就我的日子是黑白的:

「我覺得活著一點意義都沒有,就算現在我死了,我也不會覺得可惜。」

當時我把一切歸咎在香港上面——

都是因為香港是一個很差勁的地方,所以我才會這樣不開心。

不然,為甚麼我在英國過得這麼好,哪怕我焦慮發作,我也覺得人生是美好的?

為甚麼我每次假期回到香港時,我都覺得非常痛苦?

到底問題的根源是甚麼?

當時我沒有想過的是,有問題的不是我居住的城市,而是我周遭的環境。

二。

Louise-Thomson-happy-people-4

當時的我,正在處於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環境裡面。

但是,從表面上來看,這個環境看上去非常完美。

事實上,就算你問當時認識我的人,那些人也看不出來不對勁的地方。

在外人眼中,我跟他們整天待在一起,不管是吃飯、逛街還是看醫生,大家幾乎都是形影不離。

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甚至於他們會幫我買衣服,幫我跟護士溝通,幫我管理銀行帳戶⋯⋯

他們是如此的重視我,所以當我在英國留學期間,每個假期都要回到香港,而當我唯一一次留在英國過聖誕時,某位成員差點衝到英國找我。

三。

depressedwoman-5a40b613aad52b003603863f

聽上去很美好,對吧?

然而,我在這個環境裡,我長期都感到非常不開心。

我知道你在想甚麼:「這麽好的環境,我有甚麼好不滿的?」

別說你了,當時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雖然我一直都感到非常痛苦,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資格不滿。

事實上,每次當我不開心的時候,他們總會說:

「你看看,你這麼小事都不開心,換了其他人,早就受不了你了,只有我們這麼愛你,所以才會願意為你承受,你看看我們是不是為你付出了很多?」

他們說得確實很有道理。

因此,我深信自己之所以會有不滿,肯定是因為我有一些嚴重的缺陷。

肯定是我要求太高,肯定是我是個沒良心的人,不然像他們這麼完美的楷模,我還有甚麼覺得不滿的地方?

四。

d8i859n-2962ff1b-1ab0-4e36-a5eb-84e7a55c1ab4

於是,我進入了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裡面。

一方面,我覺得對方已經這麼好了,自己必須要扮演滿分xx的角色——

必須要長時間陪伴他們,必須要容許他們控制和監管我的人生,必須表現出一副幸福的模樣。

另一方面,不管我怎樣努力壓抑也好,事實就是他們令我非常痛苦——

我每分每秒都想逃離那個環境,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足以讓我情緒崩潰。

當時的我,完全不懂得怎麼調整這個對立的感受,只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把一切都怪在自己身上:「肯定是我有情緒病史,肯定是我性格太奇怪,我肯定不滿的是其他事情,我的不滿一定都是徵狀⋯⋯」

事實上,每次我們出現衝突時,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你是不是忘記吃維他命B了?是不是工作太忙了?不然你為甚麼會對我有不滿?」

五。

TimGray_0qd5SWS.width-800

我們就一直保持這個脆弱的平衡,直到兩年前的時候。

在那之前,我一直願意過著這種每天陪伴他們、沒有自己人生的日子。我願意遵守一些「規則」,即使身邊所有人都覺得它們完全不合理。

而當我出現一些他們不認可的性格特徵時,他們也會一直告訴我,我的行為多麼的不合理,而他們居然願意接受,這顯示了他們是多偉大的xx。

不要誤會,他們從來沒有「強迫」我聽話。但是,他們會跟我說,如果我真的重視他們,就一定會這樣做的,而他們對我的行為,都是愛我的表現。

他們跟我說,我不一定要答應,但當我真的拒絕的時候,他們卻會不停的告訴我,他們是有多麼的孤單、空虛、受傷⋯⋯

終於有一天,我找到一些我自己喜歡的事。

這使我跟他們出現了大量的衝突,於是我們的關係急轉直下。

六。

Viewpoint-Emotional-Abuse

那時候,我每次見到他們的時候,只要有些許的小衝突,最後其中一位成員都會對我這樣大喊大叫:

「我對你這麼好,你還有不滿?你要求這麼高,就不要想繼續有我這樣的xx了,我可做不到你想要的!」

你就是想我死對吧?我死了你就開心了吧?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年,換來的就是這樣的回報嗎?你信不信我現在死給你看?」

「你居然不讓我動你房間的東西?你要我先問了你批准?我就知道你一點都不重視我!如果你真的信任我,就不會怕我翻你的東西!」

(註:我當時真的只是提出而已,並沒有強迫對方啊)

「你知道我為你付出了多少嗎?我真的是後悔有了你這樣的xx,早知道我就讓你滾出去⋯⋯」

「你居然敢不開風扇?你是不是想熱死我?我就知道你根本就不重視我,把我當奴才看對吧?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連風扇都不配嗎?」

P.S. 在這期間我雖然常常情緒崩潰,可是我從來沒有使用任何人身攻擊,也不曾采取任何言語暴力或經濟虐待。

七。

e22d24f1-5279-414a-ab5f-f5cc53942dcf.sized-1000x1000

期間,我們不是沒有溝通過。

我有嘗試表達過我的訴求,但是總是沒有結果。

要是我提出一件過去他們導致的創傷,一定是我記錯了,又或者是我太記仇。

要是我表達我的需求,那是我不知足,或者我要求太苛刻。

要是我對任何事情有不滿,那是因為我有情緒病,所以無法正確理解事情。

期間,我也做了不同的事情去改善現狀。

我跟他們去旅行,我安排活動來維繫感情,我跟他們做了詳細的溝通,甚至因為我以為是自己的情緒病發作,還去見了輔導員。

然而,一切的努力都沒有結果。

八。

Woman-crying

過了幾個月之後,我已經進入快要精神衰弱的狀態了。

我本身已經在一個非常忙碌的實驗室工作,再加上天天被他們攻擊,我的心理健康變得非常惡劣,根本很難堅持下去。

同時,他們也開始了經濟操控的行為,導致我財政狀況亦開始轉差,以致我經常因為金錢問題而感到極度焦慮。

根據我當時身邊人的形容,那時候的我根本就跟骷髏一樣,終日愁眉苦臉。

別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只要我想到那個環境,我就會出現自殺意念--

在馬路時我會想像自己衝出去,看到窗戶會想像自跳下去,看到刀子會想像到傷害自己……

九。

32101729284_3440057fdb_k

你可能會問:「既然你那麼不開心,為甚麼我不早點離開?」

我可以找很多富麗堂皇的藉口,嘗試解釋為甚麼當初我沒有這樣選擇。

但老實說,如果你問我真實原因的話,我會說:

「因為我沒有勇氣踏出舒適區啊。」

事實就是當初我之所以不離開,是因為我已經習慣了那樣的生活。

比起陌生的美好,我選擇了熟悉的痛苦。

畢竟,這麽多年來,我的人生每一部分都是依賴他們的。

雖然我當時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獨立女性,但事實就是作為一個23歲女性,我根本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

從購物到理財,從填寫表格到社交活動,都是他們負責的。

連我每個月轉帳給他們時,都得讓他們代勞。

甚至我唯一一張信用卡,還是他們的附屬卡。

一開始可能是我其實做得到,但是他們過度干預,到最後已經變成了我真的做不到,甚麼可能會主動讓他們做。

我除了依賴他們,根本別無他法。

所以,我根本不相信像我這樣的人,有能力獨立生存。

十。

那麼,我是怎樣下定決心的?

其實,沒有那麼戲劇化的過程,就是有一刻,我決定了:

「我要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放第一位。」

於是,我悄悄地打包好行李,然後逃出去。

離開的時候,我其實還是那個不獨立的孩子。

當時,我的積蓄近乎等於0,無家可歸,害怕自己會被抓回去,還隨時擔心其他認識的人會被騷擾。

而且,那時候我想要報讀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所以我還得想辦法在一年時間內存夠學費及生活費。

最可怕的是,當時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千古罪人」,害怕其他人發現之後,就再也看不起我,覺得我是一個沒良知、人人唾罵的渣滓。

十一。

chain

然而,在這段經歷裡,我學懂了一件事:

「獨立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能力。」

不是等到我變得獨立的時候再離開,而是當我選擇離開之後,自然就能夠找到辦法變得獨立。

沒有錢嗎?沒關係,我下班後可以去當兼職,每天從早上工作到晚上11點,也總算成功應付到生活費。

找不到地方住嗎?在認真研究之後,我發現了一個租金非常便宜的地方,總算不用流落街頭。

不懂得怎樣照顧自己嗎?我可以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學起,一次又一次從錯誤中學習。

當然,在這期間裡面,我遇到了很多願意幫助我的人。

我的兩個好閨蜜提出過可以隨時借錢給我,

男友說我可以在他家寄住一輩子,

實驗室的上司和同事個個都很體諒我的情況。

最後,我並沒有向任何人借錢,也找到自己住的地方,因為:

「我不想從依賴xx,變成依賴他們,我想真正地變得獨立。」

十二。

Do-what-makes-you-happy-and-dont-care-what-others-think.

雖然大家都很願意關心我,但其實當初我離開的時候,我身邊每一個人都不認同我的做法。

有些人是因為本身有著相對傳統的觀念,所以無法認可離開xx的行為;

有些人是因為覺得我只是小題大作,等到我面對現實時,就會懂得珍惜過去的美好;

也有些人是不相信我能夠照顧好自己,覺得我離開後一定會後悔。

但是,最後每一個人都改變了看法。

曾經因為傳統觀念而反對的人跟我說,她是在我離開了之後,才第一次看到我臉上的笑容。

曾經覺得我會無法適應現實的人跟我說,即使我在財政最困難的時候,我看上去都比以前快樂。

曾經認為我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則說我自從離開之後,整個人完全脫胎換骨,甚至比他更懂得怎樣獨立生活。

十三。

yes-i-love-myself

除了生活能力以外,我最大的轉變就是心理健康。

曾經的我非常自卑,覺得自己永遠比不上別人,甚至腦海中每分每秒有一個不停貶低自己的聲音;

現在的我已經近乎不再出現這種自我批判的念頭了,也不再過度追求完美,甚至我可以自信地說一句:「我還挺喜歡現在的自己。」

曾經的我極度在意別人的看法,人家一個眼神已經足已讓我情緒崩潰,也不願意嘗試任何新事物,因為我怕在別人面前丟臉;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有小緊張,但沒有那麽把別人的目光放在心上了,也敢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我曾經一度非常害怕的事情(例如做訪談、拍攝影片等等)。

曾經的我根本一點行動力都沒有,哪怕訂立了多少計劃,全都只是三分鐘熱度而已。

現在的我變得非常熱愛生活,還完成了很多計劃(成功減掉10kg、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一個月看完10本書、成功在兩年內存到港幣二十多萬等等),當然也包括了認真運營 Fairy’s Heart 這個blog 😆

而過去那些極度困擾我的情緒病徵狀(例如驚恐發作、失眠、火燒心、自殺意念等等),除非是遇到壓力事件,否則已經不會在日常生活時出現了。

而且就算真的出現,也會很快消失,不會對我人生造成大太大的影響。

終於,情緒病對我來說已經是過去了。

十四。

freeing-birds-to-love-1-600x440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當初的事情,並沒有誰是錯的。

因為我要把self-care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必須要選擇離開一個不健康的環境。

但是這不代表我是受害者,更不代表他們是施暴者。

事實上,我想如果你問他們的話,他們肯定會說,這個故事中的壞人是我。

我只能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力了,但是假如我們繼續留在對方身邊,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有時候,保持距離也是一種保護雙方的辦法。

但是,就因為大家不是有意傷害對方,並不代表你所承受的創傷是假的。

你不需要把對方看成罪大惡極的壞蛋,甚至你可以對他們心懷感激。

但這不代表在你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的情況下,你還不可以選擇保護自己。

如果別人要說甚麼難聽的話,就由他們說吧。

你的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的,只有你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適合你的選擇,請不要管社會的目光,也不要在乎身邊人怎麼看,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

  •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 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