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y’s Heart 訪談】抑鬱症與焦慮症康復者分享經歷(一):完美主義和學業壓力令我情緒病發

Moon是一個完美主義、有自我要求的女生,因為要面對學業及考試壓力,所以一直逼迫自己將勤補拙,殊不知原來這埋下了抑鬱症及焦慮症的種子。

「我會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完美,才會得到別人(親戚)的喜愛和讚賞。」——Moon

大家好,我是Ally ❤️

歡迎來到 Fairy’s Heart,一個推廣心理健康和情緒病知識的網站。

大家有沒有想過:「情緒病患者的人生到底跟普通人有甚麼差別?」

很多人覺得,情緒病人一定是經歷過很多創傷,才會出現情緒病的。

也有人覺得,他們能夠從一個人童年時的模樣,看出來那個人會否發病。

更有人覺得,情緒病患者在患病之後,他們人生一定是充滿波折的,例如經歷失學、失業、失戀、失去親友等等等等。

然而,如果我跟你說:「情緒病患者的人生其實跟你我並沒有甚麼差別呢?」

情緒病人並不是外星人,他們跟普通人一樣,也是正常地成長、上學、工作、生活⋯⋯

只是比起其他人來說,他們還需要同時對抗病魔而已。

今天的邀請的訪談對象Moon就是這樣的。

Moon是一個香港女生,她在1990年時在內地出生,有著抑鬱症及焦慮症的問題。

她的人生軌跡好像跟普通人沒有甚麼差別,也沒有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如果你小時候認識她的話,大概想像不到她未來會有情緒病。

而雖然她的徵狀不比一般人少,但是她及早求醫、懂得自我管理,所以能夠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普通人根本無法看出來她有病。

為了讓大家明白Moon的情緒病完整發展過程,Moon會從童年說到成年,讓大家明白她人生的每一件大事和小事,以及這些事情怎樣影響了她。

因為這個訪談的篇幅將會非常非常長,所以將會被分成多個部份:

第一集:從童年到副學士的經歷

第二集:從大學到現在的經歷

到底她的經歷是怎麼樣?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

如果大家準備好的話,那我們就開始吧!

註 1:《Fairy’s Heart 情緒病訪談》是一個合作訪談系列,所有內容全部都經過受訪對象本人的准許才會刊出。至於文章到底會宣揚一個怎樣的訊息,主要視乎患者本人的需求和目標,並不代表 Ally 本人或 Fairy’s Heart 的觀點。

註 2:Fairy’s Heart 的文章主要是作為知識分享用途,絕對不可以取代專業人士的意見。因此,請不要根據文章內容作出任何醫療決定(例如自我診斷、自行停藥等等),並改為向專業人士求助。

Trigger Warning:此文章將提及非常沉重的內容(包括抑鬱症、強迫症、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殺、自殘等等)。如果現時的心理健康不好、患有嚴重情緒病、情緒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或有相關的創傷的話,請切勿切勿繼續看下去。聽我說,這世上沒有甚麼比self-care更加重要了,不要因為看這篇文章而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這是不值得的,知道嗎?

相關文章:

目錄

  • 第一章:童年
    • 1.1 從小寄居親戚家
    • 1.2 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別人的重要性
    • 1.3 升讀小學
    • 1.4 開始介意自己的小學不夠好
    • 1.5 用心準備升中
  • 第二章:中學
    • 2.1 升中後,發現跟不上別人
    • 2.2 努力學習來跟上進度
    • 2.3 高中後成績變差
    • 2.4 因為學業壓力而出現情緒反應
    • 2.5 準備高考
    • 2.6 開考時,腦子一片空白
  • 第三章:大學
    • 3.1 覺得自己必須要考入大學
    • 3.2 將升大學視為人生唯一目標
    • 3.3 第一次情緒病發
    • 3.4 出現大量情緒病徵狀
    • 3.5 與學校輔導員見面

第一章:童年

1-3

1.1 從小寄居親戚家

我禁止您-有白发的在玻璃皱眉与疯狂的表示的严密和严肃的失望的老婆婆画象-133243376

由於居港的爸媽忙於工作,便將我交給內地的婆婆照顧。

我的外婆是個嚴肅型的長輩,在家中也甚有威嚴,雖然不至於不苟言笑,但是會容易抱怨和與人爭吵。

因此,我也學會了變得懂事,不輕易惹她不高興。

而我的舅舅則是性格有點我行我素,他十分疼我,但有時卻會待我很差。

很記得有一次他明明早上還對我又親又抱,但下午當女朋友到訪,他對我的態度就會馬上大變,變得很不耐煩。

這時假如我不識趣地沒有走遠,他更會大力踢我把我趕走。

當時的我還是很年幼和天真,根本不懂為甚麼他會突然就性情大變,所以常常因而受到傷害。

1.2 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別人的重要性

隨著時間過去,我開始明白到自己只是寄居在親戚家,所以必須當一個乖巧、懂事、懂得觀眉察色的小孩。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有一個相熟的表姐,她是個漂亮文靜的女孩,眼看她常常向爸媽(即我的姨媽姨丈)撤嬌。

可是,因為我只是寄人籬下的外人,所以我並沒有可以任意妄為的空間。

因此,我的個性變得比較獨立,不願意亦覺得不應依賴別人。

事實上,我會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完美,才會得到別人(親戚)的喜愛和讚賞。

還好,等到了讀幼稚園的年紀,爸媽把我終於接到香港定居了。

1.3 升讀小學

2-oddler

幾年後,就到我升讀小學的時候。

可惜,由於媽媽那時正懷上我弟,加上爸爸工作忙碌而且身體也不太好。

因此,他們沒有時間幫我處理升學事宜,以致我錯了過所有的選校期限。

所以,我只能入讀區內的一間村校。

這間學校雖然每級只有一班,學生的成績亦普通,不過校園環境清幽、鳥語花香,而且校風純樸,老師也十分用心教學⋯⋯

可惜那時的我並不懂欣賞它的好。

1.4 開始介意自己的小學不夠好

shame+child+2

在低年級的時候,我並沒有太介意學校的名次,只是愉快地在校園學習。

可是,到高年級的時候,我越發覺得自己的學校比不上別人。

那時候,我聽到了媽媽的抱怨,在補習社認識其他學生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學校比不上其他人。

因此,便開始感到暗暗憂慮,擔心自己技不如人,被比下去。

即使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我也覺得是微不足道。

雖然當時我偶爾亦會獲得課外獎項,但從不會覺得自己是優秀的,或值得更好。

當時我不知道的是,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必須要表現完美」的想法,將會成為我人生最大的執念,並為我未來的情緒問題埋下種子。

1.5 用心準備升中

12

經過入小學的教訓,升中的時候我預備十足,了解區內學校、出席升中講座、研究派位機制等樣樣做齊。

終於,我順利入讀了我的第一志願,一間band1 的地區名校。

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當我知道派位結果的時候,我是多麼的高興,感覺像中了六合彩一樣。

當時的我有種可以晉身上流,不用再處身低人一等的世界的憧憬,自覺自己將會更有前途,擁有更成功的人生。

不過,因為一直覺得自己並不優秀、技不如人,所以也明白到在我面前的將會是一個挑戰。

雖然如此,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擁有「不接受挑戰」的選擇。

我跟自己說,只要我願意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第二章:中學

1-4

2.1 升中後,發現跟不上別人

1-5

不過,一到九月,我的快樂就和小學生涯一樣完結了。

開學不到一星期,我已發現班上有很多由附屬小學直升的同學

他們不但互相熟稔,而且個個底子良好,輕易就習慣了全英語授課的中學生活。

相比起來,我的英文根基非常差,所以頭一個月基本上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課堂上講些甚麼。

不僅如此,他們還十分重視學業成績,所以朋輩間會有些明爭暗鬥。

就是那種同學會在考試前猛說沒有溫習、甚麼都不懂,結果卻考獲滿分的學校。

更慘的是,這所學校雖然很有名,但其實師資不好。

由於老師大多是公務員,加上以往的學生成績更為優秀,所以即使老師不濟,也能自學或自行補習。

(註:以往有分Band1至Band5五個Bandings,而我屬於第一屆取消學能測試的學生,學校亦變為分成三個Banding,嚴格來說學生成績會沒有以往的尖子優秀)

2.2 努力學習來跟上進度

86482529-56a6f4495f9b58b7d0e5a9f2

當時,我自知比不上別人,所以焦急地將勤補拙。

除了認真聽課和做家課之餘,更會查出課本上所有我不懂的生字(即是除了pronouns 和prepositions等之外完部都查,那時用的還是字典機,哈哈)。

上課之前,我也會認真做預習,當然亦會盡早溫習測驗和考試。

在我的努力之下,我也漸漸跟上進度,成績也能保持在班內中上的水平。

2.3 高中後成績變差

Depositphotos_48453531_l-2015-1135x540

可惜,當我升上高中之後,卻發現勤奮已經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了。

中四一開始,我已感到課程內容不同於以往的簡單背誦,開始著重分析和長文寫作,也更重視答題技巧。

難度的增加令我感到吃力,即使我努力溫習,仍然未能掌握考取高分的方法。

更可悲的是,即使我都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了,我還是比不上別人。

那時西史科常常要寫essay,我很努力上課,卻永遠拿不到高分。

相反,有些同學卻常常獲得老師稱讚,有時甚至會見到一些忘記溫習測驗的同學,只靠小息和午膳的時間溫習一下,就能考得佳績。

我越來越感覺自己和我眼中完美的形象距離太遠,即使自己如何努力,也永遠不可能追得上。

2.4 因為學業壓力而出現情緒反應

depositphotos_299862866-stock-video-sick-girl-holding-a-smartphone

大概是由於讀書吃力,壓力又大,那段時期我的身體也出現了很多小毛病。

首先是體力問題。在中四五的時候,當時我學習壓力很大,而且很少運動,因此長期感到疲累,睡很多卻又沒精打彩。

接著是咳嗽問題。因為我天生氣管比較敏感,從小到大都容易因感冒引致咳嗽。中四五時,我就常常會患感冒,隨之而來便是無止境的咳嗽,甚至後來需使用吸入式類固醇。

還有腸胃問題。當時我沒有印象吃過甚麼不潔的食物,卻一直上吐下瀉,所以很有可能也是壓力導致。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已經出現了不少情緒困擾。

但是,因為當時我對情緒病的認識還有限,所以我只以為是身體問題,從來沒有想過是與心理問題有關。

2.5 準備高考

parents-11-tips-help-teen-transform-failing-grades

結果,我的會考成績果然未如理想。

還好,我還能夠在原校升讀預科,所以我心裡面還是覺得慶幸的。

但是我不知道的是,我在未來的兩年裡,要面對一個更可怕的地獄——高考。

讀過舊制的朋友都知,高考的難度比會考高出不止幾倍,更別說我這個根本不擅長考公開試的人了——

在初中的時候,考試範圍只是過往一個學期內很少的內容,即使不完全明白,我仍有機會慢慢研究然後讀懂,甚至勉強死記硬背一些題型,就可以應付。

高考則是一次過考取多個科目以及兩年的學習內容,而且內容連貫,不懂的話很容易跟不上。

如果我連會考都覺得無法應付,更何況更加困難的高考呢?

我內心完全沒有自信,但是我沒有退路,只能硬著頭皮應付了。

2.6 開考時,腦子一片空白

examstress2

一如所料,高考的日子很難捱,我幾乎完全無法讀懂所有科目。在沒有信心、加上壓力超重的情況下,我的身體出現了不少焦慮徵狀。

所以,雖然我努力準備了很久,開考時我只感到頭腦一片空白。

那時候,我因為十分擔心會在考試時月經會影響表現,所以進食了延遲經期的藥物。

當時我身在考場,整個人都因為緊張而繃緊,因而難以靈活思考答題,腦袋也是一樣,只餘一片空白。

結果,我又再一次失望——我未能成功考入大學,只能報讀副學士課程。

第三章:升讀副學士

classroom-northern-virginia-community-college

3.1 覺得自己必須要考入大學

Stressed-woman

會考失敗了,高考也失敗了。

這代表了,如果我想升上大學的話,副學士就是我最後的機會。

雖然說有不少人即使只有高中學歷,依然能夠找到工作——但我不覺得這是一個選擇。

雖然家人沒有明確地給我讀書壓力,但他們的一些舉動(例如一直說讀書很重要,或說家裡的孩子能入讀大學就是他們的心願),亦間接地告訴我父母對我的期望。

而我自知是個文靜的人,不大適合需要活潑性格的服務性行業,所以考上大學再找份辦公室的工作似乎較適合我。

此外,我亦覺得如果我中七就畢業工作,那是學歷不夠、不達標的表現,所以想要把握機會證明自己一次。

既然如此,考上大學就是我必須做到的事。

3.2 將升大學視為人生唯一目標

25158-woman-praying-dark-black.1200w.tn

因此,我把它視為我人生的唯一目標——我必須放棄參與所有課外活動,每天就只上課和埋頭溫習,或是參研歷屆的升學資料。

那時候,我認識了同樣透過副學士升上大學的中學學姐,於是還未開學,我已不停問她很多升大學的資料。

除了上課和溫習,我還會把那些厚厚的英文參考書整本看完(即使老師沒有要求)。

有空時,我還會跑到資訊室,看看歷屆學生成功升大學的數據資料,只希望可以找到成功的元素。

還有一個有點奇怪又好笑的行為: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那時我每天都會睡前祈禱,求神讓我能成功入大學。

3.3 第一次情緒病發

2838f596-04f6-11e9-b0d2-cf4a0f50367e_image_hires_185555

結果,成績是保持得很不錯,我卻於開學兩個月內就嘗到了第一次病發。

我還記得那天我如常搭地鐵上學,卻突然被一種空虛感淹沒。

那天看見列車到站,乘客逐個步出車箱,我覺得他們全部不是活生生的人,反而像喪屍一樣,沒有表情,沒有思想,沒有感受,沒有情緒(當然也沒有快樂)。

我的內心慢慢向下沉,感覺整個人,包括腦袋都繃緊了。

我想這也反映了當時我對自己生活的感覺:

努力讀書多年,升學之路卻力不從心,壓力越來越大,身心都感到十分疲累,而且當時面對未來還是前路茫茫,沒有方向。

3.4 出現大量情緒病徵狀

exhausted-tired-woman-with-closed-eyes-touching-head_74855-3403

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我的情緒病徵狀變得越來越明顯。

那時候,我正準備全力以赴,把握最後的升學機會,身體卻突然奇怪地不聽使喚——

整個人沒有精神,沒有興致做事,嗜睡但睡眠質素差,常處於淺層睡眠、半夢半醒的狀態,腦袋停不下來想東西,於是醒來又更累,出現惡性循環。

我當然十分擔憂,猛問自己:「為何會突然這樣?到底甚麼時候會好?影響讀書成績怎麼辦?」

偏偏越擔心就越緊張,腦袋繃緊、彊硬、無法好好運作,亦難以集中思考。

我當時明明一心想要考大學,卻出了這樣的問題,自然十分擔心自己的情況會影響學業。

於是,我就約了學校的輔導員見面,希望快點找到解決方法。

3.5 與學校輔導員見面

Singapore-Counselling-Centre_Individual-Counselling-Service-2-1

我在學校網頁上申請見了輔導員,大約一星期後就成功見面。

輔導員是位斯文的中年女士,她如常地詢問我的情況,聽我哭訴也安撫我的情緒,亦有替我分析現況,告訴我現實情況並沒有很壞。

她願意聽我哭訴,雖然沒有即時和實質的幫助,但也稍稍舒緩了我的壓力。

不過,因為她沒有提議我就醫,甚至沒有向我提及任何情緒病,我也就沒有作進一步治療,只是每日在擔憂和辛苦中掙扎。

現在回想,如果當初我及早求醫,也許就能更早得到適當的治療。

不過,當時我對情緒病並沒有甚麼認識,根本不知道這些徵狀其實是情緒病的一部份,所以自然甚麼都不懂做……

(待續)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

  •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 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