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開始文章之前,我想先謝謝大家——Fairy’s Heart 的 Instagram 終於達到了 2000+ likes啦!雖然從 1000 到 2000 likes 的整個過程,用了差不多9個月的時間,但是能夠達到這樣的里程碑,已經非常感動,也很謝謝大家的支持哦!
那麼,到底今天到底我們要聊甚麼呢?這篇文章是《Ally信箱》的第三集,主題是:情緒病人的愛情Q&A。可能因為之前有寫過關於情緒病人戀愛的文章,所以我收到了不少相關的問題,所以我也把它們整理起來,今天一次過回應大家的問題。
不過,我只能夠以情緒病人的身份回答,所以為了有一個更全面的答案,我也拉了我男友Anson過來回應。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既看到情緒病人的想法,也能從情緒病人伴侶的角度看事情。
除了情緒病人的戀愛問題之外,這篇文章的最後部份還有一個關於熱戀期的彩蛋——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愛情的科學原理,以及了解到底是否真的可以一輩子維持在熱戀狀態,歡迎大家去看看哦!
好啦,事不宜遲,現在就開始吧!
問:我一不開心就會找男友傾訴,總感覺他有一天會受不了離開我⋯⋯怎麼辦?

嗯⋯⋯我其實是一個「愛情小白」,所以並沒有特別多的戀愛經驗。當我認識我男友的時候,我也已經算是康復(i.e. 不用接受治療,也能夠正常生活)了,所以未必能夠把我的情況套用你身上。
不過,因為我當初逃離創傷環境(詳情這看這篇文章)時,他是陪在我身邊的,所以他也曾經目睹我的低潮,加上我也試過在他面前出現驚恐發作(panic attack),所以我也想談一下我的看法。
當我們很累的時候,真的很想有人陪伴
其實我很明白你的那種感受,當我們在脆弱的時候,當我們最需要別人關心的時候,如果有人願意陪伴在我們身邊,真的可以讓我們平靜很多。尤其當我們患有情緒病的時候,身邊很有可能沒有甚麼支持自己的親友,甚至可能常常會跟其他人產生磨擦(例如跟家人吵架),所以我們更加會依賴眼前這唯一值得信任的人。
而如果你跟當時的我一樣,自我價值非常低,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麼就可能更需要有人關注自己,以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忍不住把所有內心煩惱都倒給他,然後希望他能夠幫忙安慰和關心自己。這樣的事情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個月一次,後來變成一周一次,最後就變成一天好幾次的情緒爆發。
但是,請要記得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因為你男友沒有情緒病,不代表他是超人啊。
沒錯,他們不像我們那樣,可能前一秒還是很開心的,下一秒就因為不知道甚麼的小挫折,使我們徹底墜到谷底。相較之下,當我們看到他們的時候,常常都會覺得他們好像過得比我們好很多,所以以為他們應該有精力能夠幫助我們,一切只是舉手之勞。
但是⋯⋯他們也是人啊。就跟所有人一樣,他們上班時都會遇上一大堆麻煩事,他們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有天被老闆解僱,甚至在你看不到的時候,他們可能默默承受了很多痛苦和煩惱。因此,當他們下班或放假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完全累到動都不想動,甚至可能做菜都不想,直接吃即食麵就解決一頓了。
如果這時候你依然要他們提起精神,接收你的所有負能量,他們的體力和心力可能真的不夠,即使勉強聽你說完了,也可能會慢慢堆積怨氣。這不代表他們不愛你,不代表他們不把你放在心上,只是作為一個「人」,他們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這一點我們要有一些現實的期望。
不過,這不代表了我們從此就不能傾訴了。
很多人聽到這裡的時候,內心就開始走向另一極端:「我就知道我不應該談戀愛,我作為一個情緒病患者,總是散播負能量,有誰受得了我?他們就算現在受得了我,早晚會找理由離開的⋯⋯」
STOP STOP STOP.
沒錯,跟情緒病人相處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困難的地方,但我們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啊。作為情緒病人,我們對情緒的觸覺更加敏感,所以當男友他需要別人安慰時,我們就懂得怎樣提供情緒支援,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老是說「雞湯」就算。
另外,因為患過了情緒病,我們可能很多事情有著比較獨特的見解,例如我們經歷過世事無常之後,可能不再相信只有傳統的人生道路才是好的,而是願意支持對方尋找新的方向。
還有,在雙方互相扶持之後,大家的感情也會慢慢加深,於是這些曾經痛苦的回憶,反而成為了感情的基石。
因此,即使你需要別人聆聽你的傾訴,即使你無法在短時間內變得正面,不代表你的男友不能看到你的閃光點。事實上,當初他會決定跟你在一起,一定有些他看到的優點,而這些不會因為一件你無法控制的事(患病),而就完全消失的。
所以,溝通和磨合才是重點。
就跟所有關係一樣,要維持一段感情,最重要的還是溝通。比方說,如果你還是常常需要對方的情感支持(像我就是這樣 XD),那麼你可以在其他方面表達你的感激之情,例如多點幫對方做菜啊,給對方寫點心意卡啊,讓對方知道你不是take him for granted(把他的愛當成理所當然)。
此外,如果對方不是每次都能安慰你,你自己也可以找一些自我調解情緒的方法(重點:是調解,不是抑壓情緒),這樣一來對方安慰你是bonus,不安慰也不是世界末日。而如果他不理解你為甚麼常常情緒崩潰,或者覺得你無理取鬧,就跟他好好的溝通,甚至帶他跟你的治療師或輔導員,讓他明白你的傷痛。
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他會願意跟你磨合和調整的,正如你會願意為他去付出和妥協一樣,所以不要過度自我批判,也不用從愛情逃跑哦!
男友回答篇

除了關於我的問題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可愛的讀者問了一些相處上的問題。所以,我就整理一下問題,然後找來我男友來友情回答啦!就跟之前一樣,這篇也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因為我們兩個平時是用英文對話的。
不過呢,某人說話方式是比較直接啦,而且他說的建議也不一定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所以大家參考參考就好,實際情況還是得跟情緒病患者本人溝通哦!
問:跟有情緒病的人談戀愛辛苦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來就是不正確的(invalid)。
因為談戀愛本身就是一個磨合和妥協的過程,難道如果你女朋友沒有情緒病,她就不會有其他缺點嗎?不會對吧?從男朋友的角度來說,情緒病其實跟其他「缺點」 根本沒有分別,簡單點說就是你女友有一些你不喜歡的行為,然後你學習去接納和理解,就這樣而已。老實說,這世上每個人都有缺點,很多人沒有情緒病,但依然有一大堆討人厭的的特徵,我並不覺得情緒病比起那些其他缺點更加糟糕。
老實說,這世上每個人都有缺點,很多人沒有情緒病,但依然有一大堆討人厭的的特徵,我並不覺得情緒病比起那些其他缺點更加糟糕。
而且啊,其實每個特徵都有兩面的:如果對方情緒特別穩定,甚麼事情都起不了波瀾,相處上好像很輕鬆,但換個角度看,你們可能相處上就會特別沉悶;如果對方很情緒化,看上去好像是壞事,但其實可能好處就是對方更能理解情緒、更加有同理心。
你不能只要好的一面而不要壞的一面,這世上沒有這麼便宜的事,對不?
你可以這樣思考一下:如果那缺點真的是你完全受不了的話,那就跟對方分手啊;如果你放不下,那就代表了對方在你心目中好處多於壞處,那既然你都享受了好處了,同樣需要承受壞處不就很正常的嗎?
THE END.(Ally: 某人每次回答完都要用「THE END」結尾,不要問我為甚麼XD)
問:情緒病人經常鬧情緒,無緣無故就會發脾氣,怎麼辦?

這個問題也是invalid的,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根本給不了簡單的建議。到底怎樣處理,其實要視乎情況:
- 對方的情緒病是哪一種(因為每種情緒病的情況都不同)
- 你有多擅長去處理這種情緒(比方說,對方明明需要感同身受,你卻給雞湯)
- 你跟對方有沒有一些妥協和約定(比方說,可能雙方約好了,吵架時不能流淚)
重點是,這世上並沒有甚麼 one-size-fits-all(一刀切)的解決方案。哪怕兩個人同樣有情緒病,不代表他們的性格、需要和偏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要了解對方為甚麼會發脾氣,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重點還是要去認真了解對方。比方說,嘗試了解對方的情緒,嘗試了解對方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嘗試了解應對這種情緒的最佳方法⋯⋯
而當你開始明白對方的內心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跟對方溝通和談判。不要覺得好像「談判」這個字眼好像很冷冰冰,有時候當兩個人產生衝突時,如果能夠把事情攤開來說,然後了解雙方的底線,往往能夠得出一個更恰當的結論。
THE END.
Ally 補充:
每當我跟男友吵架之後,我們都會進行檢討,反省一下大家做錯了甚麼,然後就會開始進行談判。
舉個例子,我男友是一個很容易發脾氣的人,我則是一個會為小事就大哭的人。因此,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死結——我越為小事而變得情緒崩潰,他就越容易發脾氣,他越容易發脾氣,我就越容易情緒崩潰⋯⋯
而為了找出解決方案,我們兩人做了很詳細的溝通,最後我們找到一個平衡點:我答應無論我有多激動也好,我都必須要理性溝通,只有當問題解決了,我才可以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他答應了只要我願意解決問題了,他一定會事後安撫我的情緒,甚至各種陪我哄我逗我開心。這種談判就是兩個人各退一步的例子,雖然兩個人都沒有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同時也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問:跟情緒病人一起住的感覺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還是invalid的。(Ally: 又來了?😂)
不是,我又沒有跟其他女友同居過,我怎麼知道跟「沒有患上情緒病的女友」同居的感覺是怎樣的?根本無法比較啊!
如果真的要我給建議的話,我會這樣說:「說到尾,你現在是在跟一個人同住,這代表了一定會有你不喜歡的地方,一定會有不符合你期望的地方。」即使之前你覺得很容易接受的小事,現在都會完完全全地放大,以致你開始覺得無法容忍。比方說,可能之前你一星期見對方一次,對方洗碗乾不乾淨根本跟你無關;但現在你跟對方朝夕相對,你天天看見廚房裡的髒碗子,可能就會大發雷霆。
因此,最重要的是嘗試跟對方溝通,然後找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嘗試當「聖人」,然後死忍那些你接受不了的事情,相信我,你忍不了一輩子的。
如果你不去投訴的話,這只代表你在不停地耗費僅存的愛,而終有一天你的愛就會用盡,相信我,這一點都不值得。更何況如果這只是你一個人在那邊一廂情願,對方是看不出來你的付出的,反而會覺得被你道德綁架。
還有,你要有合理的期待,明白對方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期望。如果你愛對方的話,你自然會想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和性格,所以不會想完完全全將對方變成另一個人。因此,這代表雙方都不會100%達到期望,而是會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中間點。
請記得,不是因為你愛一個人,對方就會自動成為一個適合和你同住的人,而是因為你愛對方,所以你願意把對方變成適合與你同居的人。(如果你接受不了這一步的話⋯⋯那不要廢話這麼多,直接請搬出去吧)
THE END.
問:天天吵架,我感覺自己都快要有情緒病了,怎麼辦?

如果你們常常吵架的話,你應該思考的是:「WHY?」
從一個專案管理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問題一直持續下去的話,通常代表了你沒有足夠動力去解決那個問題。
很多時候,那個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的,只是你不想去解決而已。可能是因為如果要處理這個問題的話,你就會需要付出或犧牲;又或者如果要找出解決方案的話,可能需要你耗費時間和心力。因此,你寧可一直拖延下去,寧可一次又一次地吵架,都不去解決問題的根源。
但是,當你認真去觀察一下你們過去的幾場爭執,你很有可能會發現吵的根本是同一件事。就是因為你之前逃避問題,吵完就算了,根本沒有去認真研究產生爭執的源頭,所以問題就不停地重新出現,所以只好一直為同一件事吵架。所以,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認真去尋找吵架的原因——是溝通出現問題了?是你不滿對方的甚麼行為?是你說話的方底傷害到對方了?
說到尾,逃避根本就治療不治本,面對問題才是上策。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你發現你無緣無故地亂發脾氣,而且每次吵的事情都是很沒必要的事。如果是這樣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你最近承受了一些壓力,所以就在找各種原因去宣洩情緒。比方說,如果是你心情很好的時候,就算對方情緒不穩定,你都很願意忍耐。但是,當你最近遇到了很多挫折,或者之前跟對方有很多積怨(例如之前忍耐了一大堆問題),這樣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觸發一個巨型的爭吵。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能會各種沒事找事,多小的事情都能讓你發脾氣,但是事後當你冷靜下來的時候,你又會覺得:「我到底在想甚麼啊,那根本不值得吵嘛!」
如果你的情況是符合我的形容的話,那很有可能真正有問題的是你,不是對方。
問:跟情緒病人一起,常常都要很小心,好像說甚麼都不敢⋯⋯

答案很簡單,就是「Don’t give a sh*t about that! (別在乎這個!)」
首先,我完全不同意情緒病人應該有「特殊待遇」。就因為對方有情緒病,不代表對方不是一個能為自己負責任的成人。你沒必要把對方當成是小孩子看待,非要小心翼翼的甚麼都不敢說。
這樣一來,你反而會把對方弄得很不舒服,因為你讓對方覺得你看不起他,好像對方是甚麼妖魔鬼怪似的,這反而是一種變相的歧視,不是嗎?事實上,當你問很多情緒病人的時候,他們也會說他們並不是想要甚麼特殊待遇,而是只想你把他們當普通人看待而已。
還有,我覺得你不應該假定對方能或不能接受甚麼。就像我之前說的,不同的情緒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的。你可能以為對方有情緒病,所以肯定不能聽某些話,但其實對方是能夠承受得住的;又或者你可能覺得某些行為是小事,但其實對那個人來說是個嚴重情緒觸發點。
而唯一了解對方需求的方法,就是敢於去嘗試,不怕犯錯,但會從錯誤中學習。可能期間會有爭吵,可能你有說錯話的時候,但這都是磨合的過程。做錯了就去道歉,弄不懂就去學懂,今次搞錯了下次改過就好。
如果你為了想要「避開地雷」,就甚麼都不敢說,這其實某程度上是在逃避現實。因為你不想真正去了解甚麼是「地雷」,也不想知道這「地雷」背後的原因,所以乾脆甚麼都避開。這樣下去,你雖然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其實你甚麼都沒有學到。
還有,不要做一些蠢事,甚麼「我會為你承受一切」、「我絕對甚麼都不埋怨啊」之類的。你是不可能承受一輩子的,你忍受太久,只會強烈反彈變成大發脾氣;就算當你很厲害,真的可以無言忍受,結果只會把自己憋出情緒問題,到時連你都變成了病人,你怎麼幫助對方?所以,如果有甚麼不滿的地方,還是要說出來。
當然,你不可以是無理取鬧的,而是公平公正地指出問題。比方說,如果你有甚麼不滿的,你可以直接告訴對方:「這件事我真的很不喜歡,但我知道你不是這樣看的,不如這樣,我可以為你做xxx,你能不能做yyyy⋯⋯」
說了這麼多,重點就是,當你跟情緒病人相處時,還是 be yourself(當自己)吧!
問:你與男友吵架後,竟去了查文獻,很好奇哈哈!可以說說那次的事件嗎?

(Ally:如果大家不知道為甚麼會有讀者這樣問,其實是因為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這件小事,詳情請看《我應該選擇修讀心理學嗎?心理學畢業生來回答常見問題》)
想不到這個小細節被你留意到了,哈哈!事緣是這樣的:當時我跟男友談戀愛沒多久,那時候我們因為一件事而產生爭執了:「到底轟轟烈烈的愛情是可以維持一輩子的嗎?」
某人作為戀愛經驗更加豐富的一方(咳咳),認為剛開始的熱戀期不會維持一輩子,愛情始終有一天會變成細水長流;而愛情經驗近乎0、從小被言情小說荼毒的我(誤),一聽之後覺得這事不對勁:為甚麼愛情一定要變成親情?為甚麼這是必然的?
在我們兩人的討論中,由於某人的人生經驗更加豐富(繼續咳咳),作為愛情小白的我,說的東西當然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但是我想:「戀愛經驗我是沒有,但我會查資料啊!到底這『愛情必然歸於平淡』的說法,有科學根據嗎?」於是,我就研究了好幾周的文獻,了解一下「熱戀期」背後的科學,從Hatfield的「激情愛vs伴侶愛」,到John Alan Lee的「愛的色輪」,再到愛情背後的生理機制,通通翻了一遍。
那結果怎樣?答案是大家都對。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隨著兩人的愛情時間變長,我們對伴侶的焦慮感和不安感會降低,所以確實會沒有了剛剛戀愛時的「患得患失」、「不知所措」的感覺。這很正常嘛,當你跟一個人朝夕相對這麼久,你差不多都對那個人暸如指掌,誰還會有那種緊張感?要是有才奇怪吧!但是,如果說愛情帶來的那種浪漫感覺,例如覺得那個人是你的唯一、依然被那個人深深地吸引等等,確實是可能的哦!
根據一個fMRI實驗,他們調查了一群結婚多年(平均21.4年)、但依然聲稱自己在熱戀的夫妻,發現當他們看到伴侶的照片,他們的大腦反應居然跟剛剛談戀愛的人差不多。而另外一個大型實驗則發現,「浪漫愛情」並不會因為時間而大量下降,反而在戀愛20多年之後還會增加。
所以,最後我們兩人都同意了,我剛剛談戀愛時的那些幻想(「每分每秒都沒了對方都會活不下」)並不現實,但是他對愛情的理解也不一定全對(「愛情必然會變成親情」),重點還是我們兩個都需要努力經營啦!
(如果大家有興趣聽聽我這個「愛情小白」談愛情的科學,歡迎評論讓我知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