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突破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那就是fairiesheart.com 終於有了超過400,000點擊率啦!
在我剛剛開始這個網站時,這還是我的一個personal blog,那時候完全是當日記寫的,從來沒想到能成長到今天的樣子呢!再次謝謝每一位支持我的人,也感謝大家一直願意看我的文章,讓我們朝五十萬點擊率一起努力吧!
今天既然打破了 400,000 點擊率,除了大家一起愉快慶祝之外,我也很想在這裡給 fairiesheart.com 的老讀者分享一下網站發展史。雖然現在Fairy’s Heart開始向社交媒體發展,但大本營還是我們這個網站,所以也想給網頁讀者分享一個小故事哦!
Fairy’s Heart 名字的來源
在這裡,我想回答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為甚麼Fairy’s Heart叫Fairy’s Heart?」
如果是新讀者的話,可能大家對於我的網站的印象,就一直都是Fairy’s Heart,不會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如果是老讀者的話,可能會知道其實這個網站經歷了很多次的改名:
曾經何時,這網站不叫Fairy’s Heart,而是叫Fairies’ Hearts。
而在那之前,這個網站有一個很中二的名字,叫精靈之心。
咳咳咳,而在精靈之心之前,我的網站有個更更更更更中二的名字,叫做⋯⋯凡間精靈的世界。
(完全是不想承認的黑歷史啊,掩臉逃
為什麼會有這麼中二的名字?
話說在2015時,那時候我還是一個19歲的Year 1大學生,那時候我看到外國有很多情緒病人的blog,但香港的卻沒有很多,於是我想:「不如我來開一個吧?」
當然,要開blog就要改一個名字,可是除了中學寫過Xanga、Qooza那些blog之外,我再沒有寫過甚麼blog了。於是我想,到底要用甚麼才好?
那時候,我從來沒想到我的blog能成長到現在的規模,只是想匿名寫作;於是,想說既然沒有人知道這是我寫的,應該不用想太多吧?接著,我就用了我的中二腦,創造了一個小故事《精靈的故事》(故事在文末),然後用那個故事來起了我的blog的這個名字——凡間精靈的世界。
開始改名
接下來,我開始寫文章,那時候的第一篇文章叫《情緒病人最想要的是甚麼?》。
寫完之後,我發現雖然比起中學時的那個愛看古典名著的我,寫作能力已經完全倒退,變成一個文筆非常奇怪的混合體(歐化翻譯文字+台灣內地香港用語大混合);但是主要還是自己寫得開心就好,反正沒有人想看我寫的東西,於是就決定繼續寫下去啦!
寫了幾個月之後,發現雖然不是甚麼受歡迎的網站,但也有一點點的人在看,於是開始檢討一下我那混亂的排版,並開始考慮改改名。那時候就決定了,凡間精靈的世界太過中二了,我要改成精靈之心,應該感覺上有那麼一點點的成熟⋯⋯吧?
決定改成英文
在改完這個名字之後,當時我鼓起勇氣把我的blog分享給朋友看看。當時我BFF看完這名字之後,她點評:「這名字太幼稚啦!不行!」
我頓時想到:「還好你不知道前面那個名字,不然⋯⋯」
她說:「這名字不行啦,有誰會看你寫的東西,你改一下吧!」
我苦著臉說:「那我該改甚麼?我想不到該怎麼叫才好⋯⋯」
她說:「你最少得改成英文吧,英文感覺比較高級一點,最少別人沒那麼容易發現你的中二病⋯⋯」
就是這樣,我決定把blog的名字改成英文。至於為甚麼明明是同一個意思,為甚麼改成英文就會更顯得高級,我只能說現在的我也很想問問到底當時我在想甚麼⋯⋯
至於為什麼是Fairies’ Hearts?原因是因為,當時 Fairy’s Heart 的web domain 被人註冊了,所以唯有把它註冊成fairiesheart而不是fairysheart…(後來才發現,如果我要註冊成Fairies’ Hearts,最少web domain應該是fairieshearts而不是fairiesheart,但當時我沒有想到,錢又已經付了,只好繼續了⋯⋯)
慢慢開始不更新
後來吧,我生活開始變得忙碌,加上因為對情緒病不夠了解,總感到自己寫的東西不行,於是對自己的文章失去了信心,於是就開始停更了。現在想來,其實要是當時我再相信自己一點,就不會那麼容易就放棄寫文了,也許現在Fairy’s Heart 的規模就會更好一點⋯⋯
接下來,我一直陸陸續續地更新,要是閒下來就更新一兩篇,忙碌的時候就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不更文。直到大概兩年前,我就職業生涯開始進入迷惘期,當時我已經當了兩年RA了,理論上應該讀master了,但是我又不喜歡我當時做的研究(EEG),又一直被臨床心理學的實驗室拒絕,感覺好像一點方向都沒有。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想起這個我因為沒有信心而半放棄掉的網站。其實這段期間裡面,一直都有人在發電郵謝謝我寫文章,也有很多人說因為我的文字,改變了他們對情緒病的理解。其實,也許我的文字不如我想像中那麼不重要?
改為 Fairy’s Heart
於是,大概一年多前,我決定要開始認真寫文章了。
跟過往的我不一樣,那時候的我開始有了認真經營的決心,不再只把它當成一個可以隨便丟下撿起的嗜好,而是把它看得跟工作一樣重要的夢想。此外,因為有了兩年的實驗室經驗,我寫文章也比之前嚴謹了很多,不再只是談自己的個人經歷了,而是開始大量地引用文獻及資訊。
雖然後來因為考master(加上需要賺錢儲學費)的緣故,選擇了停筆幾個月,但一旦清楚考研失敗後,很快就回來了,也就堅持到今時今日啦!
至於為什麼改成Fairy’s Heart?事緣是這樣的:
當時我給了我的文章給男友 Anson 看,他的反應是這樣的:「你的主頁和文章排版太醜了,我看一眼就已經沒興趣點進去了。還有,你用的這麼多gif跟meme,很難把你當一回事耶,別人有誰會覺得你是言之有物的?」
我心想:「嗚⋯⋯沒想到時隔4年,結果大家還是一樣的反應⋯⋯」
Anson:「還有,你說你網站叫甚麼來著?」
我說:「Fairies’ Hearts。」
明明是美國人但拼字能力0的某人:「甚麼,Fairys Heart嗎?」
我:「不,Fairies,ies啊。」
Anson:「誰會無緣無故想到你會用複數,你這樣搞誰能記得你網站的名字啊。」
於是,在我決定重新寫文章,並開始經營我的Facebook和Instagram(@fairiesheart)的一刻,我就決定把網站名字改成 Fairy’s Heart 了。
就是這樣,我們就說完了 Fairy’s Heart 的故事了!最後,把當初我寫的《精靈的故事》,送給大家吧!
《精靈的故事》
曾經有一群精靈墮入了凡間。
他們滿懷希望的想要振翅高飛,卻發現自己跟世界格格不入。
他們那透明的翅膀和嬌弱的心臟,不但在這裡派不上用處,反而處處受限。
於是他們開始懷疑自己,開始努力想讓自己變成人類。
可是不管他們怎麼努力,他們還是精靈,他們還是無法達到身邊人的期望。
於是他們絕望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很遠很遠的一個地方,那裡住著很多很多精靈,那裡每個精靈都跟他們一樣。
在那裡,他們不再是怪人,他們不需要改變自我,他們只需要當最好的自己就夠了。
其實,精靈不是不如人類,人類也不是不如精靈,他們只是不同罷了。
你身邊有這樣的一群精靈嗎?
還是說,你就是這個精靈?
也許只是在這個世界中,你被視為是有病的一個人,你被視為奇怪的一個人。在某個平行時空裡面,也許你的敏感不再被視為缺點,反而被視為是值得欣賞的一部分。也許在那個空間裡,別人看到你的痛苦的時候,不會再說為什麼你不能堅強一點,而是會說:「我懂。」
雖然我們不活在那個世界裡,但請記得,就因為你不同,不代表你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