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足夠完美才會被愛?三個方法幫助擁抱充滿缺點的自己

從小到大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了一定要表現完美、不能犯錯,否則就會陷入羞恥感和自卑感的深淵,更加不值得任何人的喜愛。到底怎樣才能夠跟這些缺點共存?快來學學這三個方法吧!

引子

我在上篇文章中分享,羞恥感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讓我們感到痛苦。 如果稍一不慎,它更會把我們拉進討厭自己、放棄自己的深淵。好消息是,通常人生中最大的喜樂和滿足,都是在經驗過痛苦之後才會發生的。例如,溫習後在考試中獲得佳績、訓練後終於能夠完成馬拉松比賽、懷胎十月後看到寶貴的生命誕生等。「學習跟羞恥感相處」也是一樣,過程絕不容易(視乎羞恥感困擾你的程度),但你最終會收獲豐碩。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跟大家分享在「跟羞恥感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經過的三個路標:接觸羞恥感、擁抱真實的自己和享受真正的連結。

路標一:接觸羞恥感

我們已經在上一篇文章中探討過,我們可以怎樣察覺自己有否被羞恥感主導。 當我們發現自己被羞恥感主導時,我們就要學習跟自己內心的羞恥感相處。相處的第一步,是要接觸它、感覺它。畢竟我們無法在逃避接觸羞恥感的同時,給予自己適切的關懷。

有一個填充問題可以幫我們初步掌握自己的羞恥感是被甚麼所引發的:「 因為我_____,別人才不會真正喜歡我。」(其中一些答案的例子:我不夠漂亮/苗條/健碩/時尚/溫柔/堅強/成功/有錢/體面/順從/圓滑/有才華/有貢獻?或者是因為我太悶/慢/自我中心/拘謹/漫不經心)

你的答案是甚麼呢?它很有可能就是羞恥感的真實來源。一旦發現了這一點,你就可以深入探索內心的來法——為甚麼你會這麼在意這一點呢?是因為有人因此而批判過你嗎?還是說這個「缺點」曾讓你失去某些重要的機會嗎?抑或是從小到大被潛移默化,導致你覺得這個特質真的非常重要?

路標二:擁抱真實的自己

要跟羞恥感相處,第二步是擁抱真實的自己。我們每個人感到羞恥的原因都不盡相同,只是,我們都會在那些地方跟自己過不去。我不知道你在那些地方跟自己過不去,所以我決定以我自己作為例子。我在社交場合中,經常覺得自己又悶又拘謹,認為別人不會喜歡跟我交朋友; 在家中,我最怕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照顧好我太太; 在工作場境中,當我發現自己說錯話,或者發覺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時,我會覺得異常難堪。在上述的情況中,我會變得焦慮、急躁,變得討厭自己。覺得自己的心臟好像被壓住一樣,並通常不停問自己:我可否逃離現場?我不想再面對了

類似的情況出現過很多次,所以我已經知道在這些時刻,我要學習放過自己。 事實是,我的確不是一個有趣的人,但我的朋友欣賞我,是因為我體貼,並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我太太並沒有要求我每時每刻都是一個完美的丈夫,其實她常常表達對我的珍惜和欣賞;工作出錯,可能只有我一個人最放不下,而其他人早已忘記。

事實是,我可以放下我認為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然後擁抱這個不完美的自己,畢竟,根本沒有人是完美的。這不代表我打算放任自己,我仍會嘗試努力做好每一個角色 。只是,我努力的原因,不再是因為我必需確保自己看起來很完美,而是單單因為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路標三:享受真正的連結

最後一步,亦是最難的一步,就是用真實的自己去跟別人連結。羞恥對我們說的最大謊言是,只要我們不夠完美,別人就會看不起我們,甚至討厭我們。但是,只要當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連結出現 ——即使我們不完美,別人仍然會接納我們,這個謊言就會不攻自破。羞恥就像快速滋長的苔蘚,它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所以我們要讓光進入我們的內心。所謂的「光」就是尊重、諒解、愛。當這些元素(透過跟別人連結)出現在我們心裡的時候,羞恥便不能生存。

因此,雖然羞恥最想我們把自己看起來不體面的部分隱藏,但我們卻要嘗試跟別人分享自己的軟弱。不過,向別人分享自己的軟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所以我們分享的對象,必需精挑細選。這個人必需要能夠同時欣賞我們的優點與掙扎,也要懂得尊重和體恤我們,並且明白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唯有當我們拿出最真實的自己,而他人欣然接受我們這個樣貌,我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連結。這樣的對象不容易找,但如果你恰巧遇到這樣的一個(或幾個)對象,請你珍惜他。我們能夠答謝這些關係的最好方式,就是學習活得真實,而且不以此為恥

結語:羞恥是勇氣的發源地

在文章的開頭,我告訴你,如果踏上學習跟羞恥相處的旅程,你會收獲豐碩。 那麼,你收獲了甚麼呢? 現在你對自己的內心更敏銳、你懂得尊重和愛惜自己,甚至可能已經收獲到從真正連結而來的滿足。很不錯,但不止這些。如果你踏上學習跟羞恥感相處的旅程,我肯定你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勇氣 courage  的字根 cor,是心臟的意思。勇氣這個字,最初的意思是「能夠坦誠地把內心真實的感受和經驗表達出來的質素」。這不就是我們學習跟羞恥相處時,會嘗試做的事嗎?正如孔子教導:知恥近乎勇,能真正認知羞恥,離成為有勇氣的自己不遠了

最後我想送一句我好喜歡的歌詞給你,是由 Leonard Cohen 所寫的:敲所有還能響的鐘,不要堅持獻上完美的祭物。 世上一切都有隙縫,光就是藉此才能進來。讓我們一起聽這位這位加拿人的詩人兼音樂人對我們的提醒:不用追求完美,只要在力所能及的位置盡己本分就好,因為世上的一切,包括你和我,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不過,正是因為有不完美的隙縫,我們才能夠享受真正連結所為我們帶來的喜悅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Author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