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大清早,鬧鐘把你從甜美的夢鄉拉回現實,你匆匆忙忙地撿起沙發上的外套、錢包和手機趕往公司。才早上十點鐘,客户的信息和訂單就像雪花一般湧來,上司一邊指責你工作效率不夠高,一邊把更多文件堆到你桌上。即使已經到了午餐時間,你依舊沒辦法前往食堂,只能啃着早上買的麵包,用僅有的五分鐘滑滑臉書。
你看到一則講述創業心得的貼文,才想起自己也曾經夢想在三十歲前擺脱乏味無趣的打工生活,創立自己的品牌。貼文寫得聲情並茂,你深受感動,下定決心跟隨貼文的建議,回家後馬上進行資料搜集,並進行創業的相關準備。接下來的工作時間,「創業」這個念頭佔據了你整個腦海,你無心工作,只想着回家後要如何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又必須忍耐着不要在上班期間瀏覽相關資訊。
終於,八點多,你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你計劃了大半個下午的創業計劃馬上就要開始了,但這時,你看到了鬆軟舒適的沙發和平板電腦,想起今天某部美劇將會更新。哎呀,只是看部電視劇,看完再開始凖備就好啦!你順從自己的欲望坐到沙發上,打開了Netflix……
第二天,鬧鐘再次把你喚醒,你知道自己可能永遠無法擺脱這種空虛而無意義的生活了。
你是否也經歷過以上的情境呢?儘管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也下定決心要踏出第一步,可是面對誘惑,你還是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導致自己永遠無法達成目標。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1998年,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提出了「自我耗損(Ego-depletion)」的假說。根據他的理論,人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意志力就像能量,耗損的意志力越多,就越難堅持下去。你之所以無法堅持在回家後馬上開始凖備創業,可能因為上班期間逼迫自己不要分心已經損耗掉你大部份的意志力。下班後,你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進行凖備工作,只能攤在沙發上呼呼大睡。換句話說,意志力其實是有限的資源,一旦你在一件事上花了太多意志力,你就沒有剩餘的意志力去完成其他目標。

當然,除了自我耗損,你也可能是因為缺乏自制力,才沒辦法執行重要的計劃。根據史丹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所進行的心理學實驗(又稱「斯坦福棉花糖實驗」Mashmallow Experiment),能忍耐住而不立刻獲得獎賞、等待一段時間以求取更大獎勵的孩子要比無法忍耐的孩子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在心理學來說,這種能力叫「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tfication)」也就是説,要是你能犧牲一時的歡愉,把觀看肥皂劇的時間拿來創業,相信你能獲得更長遠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話說得簡單,人類畢竟是充滿欲望和缺乏自制力的動物,而追求短時間的刺激是我們的天性。那麼,到底我們該如何增强自己的自制能力呢?
如何增强自己的自制能力

1. 只訂立一個目標
意志力是有限的!有時我們會三心兩意地為自己訂立兩個或三個目標,既想減肥成功,又想在一個月內讀完三本文學巨著。一旦我們把意志力損耗在别的目標上,就可能無法堅持最重要的目標。相反來說,只訂立一個目標時,你會有更多動力和自制力推動自己達成目標。而不是甚麼都想做,結果每件事情都做不好。
2. 減少身邊的誘惑
如果你自覺自制能力較弱,可以嘗試減少分散注意力的誘惑。當你忍不住滑手機時,可以安裝一些防沉迷的應用程式。要是你因為沉迷肥皂劇而耽誤計劃進度,可以把設備上的Netflix程式卸載。總之,若你對自己的意志力沒有信心,可以先為自己塑造一個誘惑較少的環境,專心達成目標。
3. 養成克制欲望的習慣
人類的行為模式常常受習慣影響,因此,只要把達成目標所需的自制行為培養成習慣,就不會再出現一些妨礙自己達成目標的行為了。當你連續五晚都沒有碰電子設備,而是選擇閱讀書籍,你很有可能已經培養出「不沉迷於電子娛樂」的習慣。回家後,你會習慣性地拿出書本而不是平板電腦,只要養成習慣,克制欲望就比平常容易很多。
意志力和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能透過後天學習培養出來。只要有足夠的意志力,相信大家都能堅持下去,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夢想。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