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我總感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你可能患上了人格障礙!一篇文章教會所有你需要知道的知識(迷思、測試、徵狀、成因、治療方法)

你有試過感覺自己好像從小就跟其他人不一樣嗎?別人是不是常常說你的性格「太極端」、「太脆弱」、「太不合群」等等?而這些特質又是否已經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跟大家詳細介紹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包括迷思、測試、徵狀、成因、治療方法等等,如果有興趣就快來看看吧!

引子

Trigger Warning: 文章提及人格障礙。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狀態不佳,為免引起任何創傷或不適,請保護自己並不要往下看。

「每個人都在對我尖叫:為甚麼你總是要把每件事都搞得那麼麻煩?為甚麼你就不能正常一點?於是我嘗試跟他們解釋:我感覺自己好像是每天都需要走鋼索,而其他人則可以在地上行走。但是,他們只是哄堂大笑,好像我是在說甚麼滑稽的笑話。」

— 語錄改編自 MIND UK 的《Personality disorders》

你有試過感覺自己好像從小就跟其他人不一樣嗎?其他人覺得好像很正常的事情,但對你來說卻是很困難;對你來說很熟悉的情緒、念頭和慾望,其他人卻似乎是覺得是奇怪、有問題甚至是可怕的。長大後,你發現自己的性格為你帶來不少的困擾,例如好像你常常都很容易感到不開心,或者是很難跟其他人建立聯繫。難道你真的是如同其他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性格有毛病」的人?

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發現自己有一些「奇怪」的特質,例如你可能比其他同學更悲觀負面,或者是你更容易被小事惹得怒髮衝冠,或者是你行為更加衝動而不顧後果⋯⋯這其實不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正正是這些思想、情緒和行為形成了獨特的你。然而,如果這些特質開始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例如你的性格讓你一直失業,就算僥倖找到工作也很快被辭退呢?如果你因而出現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念頭呢?

這正正就是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這個概念的源頭。也許這個世界上沒有更道德或是更優越的性格,但當某些性格特質已經不單單是缺點,而是像抑鬱症或焦慮症那樣影響心理健康的時候,那麼當事人就需要專業人士的治療。現在人格障礙已經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跟其他情緒病一樣值得大家的正視。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人格障礙?到底又有多少個人格障礙呢?人格障礙到底能夠治好嗎?在這篇文章裡面,我會詳細剖析人格障礙的科學,如果覺得文章太長的話,記住善用文章目錄功能,直接跳轉到你想要看的部份哦!事不宜遲,現在就開始介紹吧!

人格障礙的四個迷思

迷思一:人格障礙等同性格缺陷。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人格障礙的時候,都會誤以為它與性格缺陷(character flaws)無異——「我上司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一定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我女朋友超級沒有安全感的,難道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他這個人總是疑神疑鬼,我看他就是偏執型人格障礙沒錯了!」

然而,性格缺陷雖然對生活帶來一定困擾,但對你的影響是有限的,像是多疑的性格或會讓你沒那麼容易信任他人,但是你還是能夠正常地上班、認識朋友和談戀愛,但偏執型人格患者(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可能會因為被害妄想而無法維持任何人際關係,甚至因為對同事或客人的攻擊性行為而被辭退。

另外,性格缺陷有機會隨著際遇而改變的,而人格障礙則不會。舉例,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很害怕被遺棄,但是只要身邊人願意支持自己,他們就會慢慢放下恐懼。但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患者來說,即使別人怎樣安慰和陪伴,他們依然深信別人會遺棄自己,甚至會用「奪命追魂call」、「威脅自殺或自殘」等方式來留住對方。在沒有積極接受治療的情況下,人格障礙是不會自己消失的。

最後,性格缺陷往往會跟著場合而改變。舉例,你可能在陌生人面前非常靦腆、害羞,但在家人面前卻絲毫不感到緊張。相反,人格障礙是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的,不管患者面對的是朋友、家人、同事還是陌生人,他們都會出現類似的人格障礙症狀。這使得人格障礙時時刻刻在影響他們的生活,而不會因為因為改變環境而有所改善。

迷思二:人格障礙患者都很可怕。

過去不少媒體都將人格障礙患者描繪成一群危險、自私、利用他人的壞蛋,例如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人都是享受折磨別人的殺人犯,邊緣型人格障礙都是喜歡情緒勒索的恐怖情人,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就是貶低他人的校園欺凌者⋯⋯難道人格障礙患者都是潛在的罪犯?

其實人格障礙本身有很多種,大部份類型都跟自私自利沒有關係。舉例,逃避型人格障礙(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特質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很擔心別人怎樣看自己而出現社交退縮;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抱持著極端的完美主義,對所有事情一絲不苟,對自己和他人都有著很強的控制慾。這些人格障礙主要是影響患者本人的生活,而不會驅使患者傷害或利用他人。

即使是常常容易被指控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他們確實是傾向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更重要,但請注意他們並不等於精神變態(Psychopath),因為他們是有良心(conscience)的,也知道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只是他們無法像常人那樣擁有同理心和建立情感聯繫而已。也許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但這代表他們就一定會犯罪或傷害他人。

迷思三:人格障礙患者人品有問題,人人都得遠離/人格障礙患者是病人,所以身邊人必須體諒。

面對人格障礙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人會陷入兩個極端——要不就是覺得人格障礙都是患者的錯,身邊人最好盡快逃之夭夭;要不就覺得患者是可憐的病人,所以親朋好友有義務原諒患者的任何行為。然而,這兩種做法真的健康嗎?

首先,我們要分清「有問題的行為模式」和「有問題的人」。別忘記人格障礙往往是童年創傷的產物,患者之所以會常常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是因為小時候從來沒有人給過他們溫暖的環境,教他們怎樣正常地與別人相處。一旦他們願意接受治療,這種行為是可以被慢慢改變的。因此,不要用疾病來定義對方的價值,而是看看他們有沒有察覺自己的疾病、是否願意採取行動去面對。

不過,這不代表人格障礙可以成為傷害他人的藉口。當人格障礙患者做出了不恰當的行為時,就跟這世上千千萬萬的人一樣,他們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此,如果人格障礙患者持續地傷害或利用你,你必須學會怎樣保護自己,甚至選擇遠離這段關係。請把每個人當成獨立個體看待,不要單單因為人格障礙而離開一個人,也不要因為人格障礙而覺得不能夠離開一個人。

迷思四:人格障礙是絕症,治不好的。

相比起其他情緒病來說,人格障礙確實更難以治療(Treatment-resistant),因為治療師不只是要減少負面情緒或思想,而是要調整一個人的性格、態度、價值觀、看待他人及世界的方式等等。這些特質往往是從小就開始形成的,所以貿貿然想要改變確實並非易事。

然而,這不代表沒有治療可以幫助到他們。現在已經有研究指出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減少人格障礙的徵狀,例如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簡稱 DBT)就是專門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來源),也有證據指心智化為本心理治療能夠成功改善人格障礙的徵狀。同時,有證據顯示人格障礙會隨著年齡改變。一旦患者進入中年(40歲左右),他們的發病頻率和嚴重程度都會降低,這很可能是因為隨著時間過去,患者開始掌握到應該怎樣管理自己的徵狀。

由此可見,只要願意接受治療,並積極學習怎樣管理的徵狀,人格障礙是可以被改善的。因此,不要因為被診斷人格障礙而感到心灰意冷,而是學會怎樣跟這個疾病共存,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在正式了解人格障礙的實際面貌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患者到底是哪方面的性格出現了障礙?人格障礙又可能怎樣影響到人的人際關係?怎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格障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雖然人格障礙有很多不同類型,但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它們都會符合以下五個標準(來源):

  1. 自我(Self)或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的功能嚴重受損
    • 身份(Identity)的功能障礙,例如沒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和自尊、無法準確地自我評價、情緒控制能力不佳等等
    • 自我導向(Self-direction)的功能障礙。例如難以追求生活目標、無法自我反省、有著反社會的道德標準等等
    • 同理心(Emapthy)的功能障礙,例如無法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事物,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影響等等
    • 親密感(Intimacy)的功能障礙,例如無法與他人形成深厚而健康的關係,不能夠與人親近,不知道怎樣表達關懷及好感等等
  1. 符合一個或更多病態性格特質或面向
    • 視乎人格障礙的類型,病態性格特質也會不一樣,詳情請看下面的介紹
  2. 即使在不同時期和場景下,患者依然展現出同樣的病態性格特質和功能障礙
    • 即是人格障礙是一直穩定不變的,而非在不同人面前有著不同的表現
  3. 即使考慮到患者的發展階段及經濟文化,這些性格特質依然是不正常的
    • e.g.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但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成年人就比較異常
  4. 那些病態性格特質和功能障礙不是由物質(如毒品)或身體疾病(如腦部受傷)導致的

人格障礙測試

不過,就這樣直接看臨床診斷標準,大家可能會覺得太過抽象,不知道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患病的風險。以下是由《Standardised Assessment of Personality – Abbreviated Scale》改編的小測試,可以幫助大家判斷自己患上人格障礙的風險。以下有八條問題,如果你有三條或以上答YES,患病風險就較高:

  • 在結交朋友和維繫友誼上,你有遇到困難嗎?
  • 你會形容自己是個「孤單的人」嗎?
  • 一般來說,你信任其他人嗎?
  • 你容易發脾氣嗎?
  • 你是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 你是不是一個容易擔心的人?
  • 你是不是非常依賴他人的人?
  • 你是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聽完正式的臨床診斷標準和做完測試之後,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到底多少個人格障礙,以及想知道自己及身邊人更符合哪一種。以下我會介紹十種人格障礙,如果大家看完之後發現自己符合描述,別忘了盡快求助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哦!

A群人格障礙

有沒有人說過你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可能是說你這個人太疑神疑鬼,常常「想得太多」、「太負面」,也可能是說你社交能力不足,好像對甚麼人和事都提不起興趣,又或者是說你的想法太奇怪,常常跟不上你的思路?如果聽上去是你的話,你可能患有A群人格障礙(Cluster A Personality Disorders)。

A群人格障礙,又稱為「奇怪或乖僻群組(Odd/Eccentric Cluster)」,包含了偏執型人格障礙、孤僻型人格障礙及類分裂型人格障礙主要特徵是難以與人互動,容易在社交場合感到不安,甚至想要完全退縮;同時言行會異於常人,例如思想天馬行空或不符現實,常常被別人形容為「古怪」、「不尋常」等等。

此外,他們的行為會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有點相似,例如被害妄想(偏執型)、陰性徵狀(孤僻型)及陽性徵狀(類分裂型)。不過比起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A群人格障礙患者的徵狀沒有那麼廣泛,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也較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家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話,你患上的A群人格障礙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所以假如你有這方面的家族病史,你會需要更加關注這方面的疾病。

偏執型人格障礙

你有沒有遇過一些比較疑神疑鬼的人,一旦你不小心做出丁點令他懷疑的事(例如不小心已讀不回、隱暪了一些秘密等等),他就會立即以為你背叛了他?你有沒有試過那種不管怎樣努力說服對方也好,對方還是好像信不過你?以上其實是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PPD)的特質,因為患者深信這個世界是充滿惡意的,總是懷疑別人心懷不軌,所以即便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們常常會去尋找別人背叛自己的蛛絲馬跡,因而對人際關係造成很大的影響。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PPD,以下是由病友分享的個人經驗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某種隱藏的動機,所以我不斷地觀察其他人,然後找到一些證據來證明他們是在『威脅』或『傷害』我。即使那個證據非常不正確和牽強,我的大腦仍然讓我認為它是真實的。

即使我有親密的朋友或家人,即使他們對我非常好,我也永遠無法真正信任他們。我總是在尋找他們對我有敵意或虐待的跡象,甚至會在不應該的地方翻查證據(例如偷看愛人的手機)。即使在公共場合,這種障礙也不會消失。一個奇怪的眼神可能意味著這個人試圖和我打架,讚美可能是隱藏的威脅。只要有人對我做了任何事,我就會立即假設對方有不好的動機。

除了偏執之外,PPD 也會影響我的世界觀。我覺得這是個人吃人的社會——人們冷漠、不斷地互相傷害,每個人都只在乎取悅自己,大多數人只是假裝善良,即使他們表現得很『親切』、『關心』,但我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場表演而已。這是一個我需要不斷保護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不小心,我肯定會受到不尊重或被踐踏。 」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最少四個徵狀,你就有患上偏執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即便沒有任何證據,患者依然深信別人都想利用、欺騙或傷害自己。
  • 患者常常懷疑他人的忠誠和誠信度。
  • 患者不對他人打開心扉,因為他們相信別人會背叛自己。
  • 明明是不明確、沒有惡意的話,但患者卻會將視為傷人或帶威脅性的
  • 容易記仇。
  • 即便沒有任何證據,相信自己的聲譽和人格被他人攻擊,並揚言報復。
  • 常常無故感到嫉妒和懷疑親密伴侶在出軌。

孤僻型人格障礙

你是一個獨來獨往、不喜歡跟別人相處的人嗎?相信有很多內向或安靜的人都符合的描迹,但孤僻型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SPD)遠遠比這情況嚴重得多。患者跟別人是完全抽離的,幾乎沒有任何對親情、友情或愛情的慾望,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很難從任何活動當中感受到快樂。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感到孤獨,只是他們同時也沒有能力或慾望去建立親密關係而已。因為他們的冷漠與孤僻,願意支持他們的人不多,甚至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SPD,以下是由治療師 Sam Vaknin 分享的跟病友 Mark 對話的經驗

「當我們討論他的童年、他的父母(『我當然愛他們』)以及當他應我的要求,嘗試回憶起的悲傷和快樂時刻時,他沒有表現出任何感情。他會如何描述他與其他人的關係? 他沒有跟其他人的關係。 他向誰傾訴? 他疑惑地看著我:『傾訴?』 誰是他的朋友? 他有女朋友嗎? 不。他最後一次和家人說話是什麼時候? 兩年多前。

當我探究他的性生活時,他似乎並不感到不安。 他微笑:『不,我不是處男』。 他曾與一位年長得多的女人發生性關係,那是唯一一次,因為他覺得很無聊。 他更喜歡電貓編碼,而且他可以從中賺大錢。 他是一個團隊的成員嗎? 他不由自主地後退:不可能! 他是自己的老闆,喜歡一個人工作。 他需要獨處才能思考和發揮創造力。

這正是他來這裡的原因:他唯一的客戶現在堅持要他與 IT 部門合作,他感到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為什麼? 他仔細思考了我的問題,然後:『我有自己的工作習慣和慣例,我的生產力取決於嚴格遵守這些規則。』他有沒有試過在他自己放下這些習慣? 不,他沒有,也無意嘗試:『如果它有效,就不要修復它,也不要與成功爭論。』」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四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孤僻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不想要也不喜歡親密關係,包括親情。
  • 幾乎總是選擇內向的活動。
  • 很少或幾乎沒有性相關的行為。
  • 很少從任何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 除了家人以外,沒有任何親近的人。
  • 似乎對他人的欣賞或批判毫無感覺。
  • 顯得冷淡、抽離或情感麻木。

類分裂型人格障礙

在你心目中,甚麼才叫「奇怪的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奇怪」的特質,例如你喜歡看一套人人都討厭的電影。但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超能力,如能夠預測未來或讀心術呢?或者相信自己可以用魔法來避免災難的出現呢?或是以為別人做的任何事都是因為被自己影響?類分裂型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STPD)患者會出現類似於精神分裂症的徵狀,像是比較奇怪的行為舉止,異於常人的思考模式,比一般人平淡得多的情緒等等。而因為他們有嚴重的社交焦慮和被害妄想,所以也很難跟其他建立深厚的關係。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STPD,以下是由病友 Bex 分享的個人經驗

「類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其特徵是長期持續的社交焦慮、偏執、多疑、不尋常的思維、常常孤身隻影、缺乏任何親密關係,以及漫無邊際和不尋常的行為,像是大聲自言自語。雖然我符合每一個症狀,但我仍在努力適應診斷。我常常認為這些特徵只是我性格的一部分,而不是情緒病的一部分。

當我與不熟悉的人交談時,甚至在咖啡館裡點咖啡時——由於我的社交焦慮和害羞,我很難找到單詞並將句子串在一起,但隨後我會很舒服地坐在我的座位,喃喃自語,靜靜地笑著自言自語。而踏出舒適區真的非常困難,因為我常常害怕自己被監視、觀察和跟踪。有幾次即使實際上沒有人在後面,我依然在街上跑來躲避跟隨我的人。

我的朋友不多,比起人類我有更多的『貓朋友』,這一點我完全不介意——我喜歡貓,誰不喜歡?我也有過一些不尋常的想法,認為我藥房的男藥劑師篡改了我的藥物,只信任女性,只從女性工作人員那裡收集我的藥物。幸運的是,我有一個非常理解、富有同情心、友好的藥房團隊,他們總是問我怎麼樣。在我不熟悉的男性周圍感到不舒服,並避免眼神接觸,是一場真正的鬥爭,我正在努力克服。」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五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類分裂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出現牵連觀念(也就是認為日常發生的事情都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甚至以為它們是針對自己的),但卻沒有到妄想的程度(沒妄想那麼確信)
  • 出現奇怪的信念或神奇的想法,例如相信千里眼、心靈感應或第六感,並全神貫注於超自然現象
  • 出現不尋常的感知體驗,例如聽到不存在的人低聲說他們的名字
  • 奇怪的想法和言論(例如含糊、帶隱喻、過於複雜或刻板)
  • 懷疑他人或出現偏執狂(一種具有極度焦慮及恐懼特性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害怕別人傷害自己)
  • 情緒不一致或過度平淡
  • 古怪、奇特和罕見的行為或外表
  • 除了家人以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 嚴重社交焦慮,不會隨著熟悉程度而減輕,主要與偏執恐懼有關

B群人格障礙

你是不是常常被別人說你太「情緒化」,例如比常人更加容易悲傷或憤恕?又或者親密關係是否很不穩定,常常被別人指控你「太自我中心」或「太極端」,最後因為「受不了你」而離開?又或者你會不會常常衝動行事,例如做出一些傷人傷己的行為?你是否容易沾染壞習慣,如暴飲暴食、過度喝酒等等?如果聽上去是你的話,你可能患有B群人格障礙(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

B群人格障礙,又稱為「戲劇化、情緒化或不穩定群組(Dramatic, Emotional, or Erratic Cluster)」,包含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及自戀型人格障礙,主要特徵是缺乏情緒管控能力,例如情緒過於波動、容許情緒決定自己的行為等等,或者難以控制衝動(包括情緒、性、表演、自殘、打架的衝動等等),不時會做出戲劇化、不恰當甚至犯法的行為。

因為B群人格障礙經常出現情緒波動,所以要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是十分困難的。他們也很容易被身邊人誤解,例如被以為是故意操縱別人,但其實大部份患者都是沒有惡意(Malignant)的。此外,他們也很容易被誤診,例如很多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都被誤診為抑鬱症或焦慮症,自戀型人格障礙被誤診為躁鬱症等等。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當你做錯事、傷害了別人的時候,假如不會受到懲罰的話,你會感到後悔嗎?你會願意為了個人利益而撒謊和利用他人嗎?當你看到別人痛苦時,你會感同身受嗎?你是不是從小到大都常常惹上麻煩,總是違反校規甚至法律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ASPD)患者往往性格衝動易怒、不負責任、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常常看不到行為的後果,更可能因而賠上很大的代價。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ASPD,以下是由病友 Greg 及其妻子 Megan 分享的個人經驗:

Megan:「第一點是無視他人⋯⋯他不是惡意傷害或操縱別人,只是他很少在乎別人的私人空間或所有物。 舉例,幾個月前,我兒子想放鞭炮,我在出門的路上,已經跟 Grey 解釋了關於點燃這些鞭炮的法律規定。 我只不過是離開了一下,回頭就見到 Greg 直接在鄰居房子旁邊放鞭炮了!他根本沒有想到會影響到鄰居,那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

Megan:「患有 ASPD 的人看不到後果,也缺乏遠見。例如,他曾經決定要辭掉工作,只是因為分配到糟糕的輪班,又沒有別人幫助。這讓他很難長期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他有過兩份長期工作,但除此之外他總是常常轉工。他也缺乏悔意,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後悔——這太沒有意義了,只會讓人感到痛苦。為什麼任何人會選擇這樣做?」

Greg:「我可以是一個忠誠的人,但前提是那段關係要為我帶來好處。我通常把關係看成是這樣的:『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我的努力會為我帶來甚麼』,對我越有利越好。不過有時當我為別人付出時,我也會得到滿足,但前提是必須是雙向的關係,必須是我為對方付出,我也從中得到一些東西⋯⋯不過在年輕的時候,除非對方的付出是超級明顯,我很容易忽視別人的付出,這導致那時候我的忠誠度相當垃圾⋯⋯」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四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不遵守法律和規範、進行刑事罪行
  • 為了謀取利益或自娛自樂,撒謊、欺騙和操縱他人
  • 衝動行為
  • 易怒和好鬥,表現形式為經常攻擊他人或打架
  • 公然無視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不負責任
  • 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悔意

邊緣型人格障礙

有沒有人說過你是一個很「極端」的人?是不是別人常常說你情緒反應過於激烈,讓你不要常常為了小事而情緒崩潰?是不是你常常感到空虛、不知道自己是誰?你是不是很害怕被人遺棄,甚至會用瘋狂的方法留住別人?你曾經因為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甚至自我傷害的行為嗎?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患者有著不穩定的情緒、人際關係和自我認同,因此很難維持長久的關係,也容易被情緒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BPD,以下是由病友 Alva花花分享的個人經驗:

Alva:「BPD 曾經叫『不穩定情緒人格障礙』,因為我們就是非常穩定地『不穩定』。可能這一秒我還是很正常,能夠有說有笑,但是下一秒可能就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刺激,例如可能只是一句話、一個念頭或一件事,情緒就會直落谷底。當我在谷底的時候,真的會痛苦到生不如死,甚至會全盤否定我愛的和愛我的人,覺得這個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而在發生這種事的時候,因為我又想接近身邊人,但又害怕他們傷害我,所以我可能會不自覺地用行為或說話去刺激他們,而因為這種不穩定,所以身邊人都不懂得怎樣跟我們相處,所以我們只能獨自陷入這種痛苦當中。因為我們想不到辦法擺脫這種痛苦,所以只能夠傷害自己,用身體的痛苦來確定自己的存在,用身體的痛苦來讓他人看見自己內心的痛苦⋯⋯當你長期在這種痛苦時,死亡會感覺是唯一的出路。」

花花:「那種感覺就好像是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沒人要,所以需要很多關注肯定⋯⋯可能其實現實中每個人都在支持你,但就好像隔了一幅牆那樣,你感受不到別人對你的好,好難過⋯⋯明明理性上知道沒有人要拋棄我,但就是覺得身邊人都不想要我⋯⋯在人際關係上,很想擁有對方所有,擁有對方的關注、肯定和忠誠,只想對方屬於自己。」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四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持續不穩定
  • 突然出現激烈的情緒反應(例如強烈的不開心、易怒或焦慮),通常維持幾個小時
  • 患者會做出瘋狂的舉動去避免被遺棄
  • 不穩定、轟轟烈烈的人際關係模式,常常在「理想化」和「一文不值」兩個極端之間搖擺
  • 在最少兩個範疇內出現了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例如消費、性、藥物濫用、魯莽駕駛、暴飲暴食
  • 反覆出現(或威脅會進行)自殺和自殘行為
  • 長期的空虛感
  • 出現不恰當的、過度強烈的憤怒(例如頻繁地發脾氣、持續地生氣、反覆出現肢體衝突)或是難以控制怒火
  • 壓力下出現短暫的偏執狂(一種具有極度焦慮及恐懼特性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害怕別人傷害自己)或嚴重解離(如感覺靈魂出竅、控制不了自己)

表演型人格障礙

你需要別人關注你嗎?相信這世上沒有人喜歡被忽視,但是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自己不是注意力的中心,更不會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而不擇手段。然而對於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HPD)患者來說,只要自己不是社交場合的主角,就會感到極度不開心。因此,他們常常會用戲劇化的行為來吸引他人注意,例如突然情緒爆發、大發脾氣,讓別人不得不安慰自己,或者在不恰當的場合跟異性調情,誘惑對方去關注自己。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HPD,以下是由病友 Lisa 分享的個人經驗

「為了維持我自己的自尊,我需要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可⋯⋯我一直都有自卑的問題,每天都需要當那個『完美女生』,不然我就覺得自己爛透了。如果我走進一個房間,人們停止說話,我突然覺得他們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這令我和身邊人都感到很崩潰。我總是在頭髮、化妝和衣服上打扮得很漂亮,再拍照片發佈到社交媒體上,以確保每個人都能看到我在那一天的工作。

眾所周知,我會突破工作著裝規定的限制,例如穿過短的裙子或露出乳溝。我真的說不出為什麼,但我極度渴望得到任何人的積極關注。我想,部分原因是我的自尊很低。最後,我傾向對事情反應過度,所以我必須仔細考慮各種情況,以確定我是否『誇大了某些事情』,或者我是否有正當理由對某事有如此強烈的感受。 」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五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表演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必須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會感到不快
  • 在跟其他人相處時,出現不恰當的性感、誘惑及挑釁行為
  • 淺薄、快速改變的情緒
  • 用外表來吸引他人的注意
  • 戲劇化、煽動的言語風格,但總是欠缺細節
  • 誇張、戲劇化的情緒表達
  • 很容易被他人或環境影響
  • 把關係看得比實際上更親密

自戀型人格障礙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無時無刻都覺得自己是優秀、高人一等的,只有上等人才值得跟他們交往?當他們犯錯的時候,總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甚至把一切怪在別人身上?他們完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一點點批評就當成是人身攻擊?他們總是貶低身邊的人,卻期望對方會無時無刻追捧自己。以上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NPD)的特徵,患者大多有著非常不現實的自我形象,並用這份自戀來逃避內心的不安全感。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NPD,以下是一個故事範例

「Stephen 是一家遊戲公司的高層經理,他高高在上的工作和賺到的錢,是他一生中唯一關心的事情。在外人看來,他似乎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他娶了聰明的妻子 Lisa,有個可愛的兒子 Cayden。在外人看來,他似乎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但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 妻子 Lisa 正在威脅要離婚,還說要帶走兒子Cayden,因為 Stephen 一直將孩子的過度哭泣和行為問題全怪在她身上。此外,Cayden 出現了一些行為問題,Lisa 想帶 Cayden去看心理醫生,但當她向  Stephen 提出這個建議時,他勃然大怒,以為她指責他為壞父親。 他反脣相譏:『如果你是一個更好的妻子和母親,Cayden 就不會遇到這些問題了!』

Lisa 狀況越來越差,最終因為自殺未遂送院,照顧 Cayden 的擔子落在了 Stephen 的肩上。 他對開始怨恨父親的職責,對 Cayden 也越來越不耐煩。他不願承認這一點,但Cayden 對現在的他來說不過是個負擔。 他從來沒有真正想要一個孩子,從來沒有想要負這麼大責任,那都是 Lisa 的錯!後來,因為他常常在公司遲到早退,很快就被老闆辭退了,他開始怨恨 Cayden,如果不是 Cayden,他就不會失去工作了!

後來,Stephen 被帶去接受治療。他一坐下,就開始連珠炮彈地抱怨他的挫折,以及沒有人理解他。他談到了他的老闆是傻瓜,他那情緒激動又煩人的兒子,以及那個背叛他的婊子 Lisa。Stephen 對自己的失敗沒有承擔任何責任,他要求得到同情,並經常訴諸憤怒和眼淚。可是,治療師沒有同情他,而是靜靜地傾聽,在需要了解相關信息時偶爾點頭或提問。Stephen 被他的治療師的缺乏同情激怒,並開始攻擊他的治療師,稱他為騙子、無能和白痴。」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五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過度誇大自己的重要性
  • 想像自己有著無限的成功、權力、才華、美貌及快樂無憂的愛情
  • 相信自己是非凡的和特殊的,所以只能被同樣非凡或重要的人或機構理解,自己也應該只跟這些非凡或重要的人或機構交往
  • 渴望別人會無故讚美自己
  • 權力感(即是覺得自己有權得到很多東西,可以對別人予取予求)
  • 在人際關係中常常打壓他人
  • 沒有同理心
  • 容易怨恨他人,或確信別人怨恨他或她
  • 表現出自我中心和自負的行為或態度

C群人格障礙

是不是常常有人跟你說過:「你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好不好?」你是不是很難放鬆,一定要事情在你掌控範圍之內,如果無法確定事情絕對不會出錯,你會乾脆不做、重做或要求別人幫你做決定?你是不是常常都擔心很多事情,例如害怕別人會批判或嘲笑你,擔心事情會做不好,又或者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問題?

C群人格障礙,又稱為「焦慮或恐懼群組(Anxious/Fearful Cluster)」,包含了逃避型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及強迫型人格障礙主要特徵是常常被焦慮和恐懼淹沒,以致常常過度迴避、依賴及控制事物。他們要不被別人形容為膽怯、甚麼都不敢做,要不就被別人形容為「完美主義」或「緊張大師」,好像無時無刻都在胡思亂想似的。

當大家閱讀C群人格障礙的診斷時,你很有可能會想:「怎麼很像某些情緒病,尤其是焦慮症?」這是因為在三大群人格障礙之中,C群與情緒病的共病率(Co-morbidity)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患者大多同時有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其他情緒病。但也許正正因為如此,C群人格障礙的治療選擇也是最多的,可以透過常見的心理治療減輕徵狀。

逃避型人格障礙

你覺得自己足夠好嗎?如果你讓逃避型人格障礙(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AVPD)患者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應該是堅定的「否」。患者深信自己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對他人的評價又十分敏感,所以除非有法子可以 100% 保證別人不會否定自己,否則他們不敢出席任何需要社交的活動。這使得他們陷入深深的痛苦,因為一方面他們渴望與他人連結,另一方面卻又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而裹足不前。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AVPD,以下是由病友 Catherine 分享的個人經驗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是對批評非常敏感,並有一種被判斷和觀察的感覺。社交是非常痛苦的——我對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我所說的話保持警惕,以確定沒有能看到我的真面目。而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會像法醫那樣解剖那天的每一次互動:『我做錯了什麼?我丟臉了多少次??誰恨我,有多恨?我有沒有向任何人展示過我的焦慮?』這種程度的分析和自我厭惡,無可避免地導致抑鬱和情緒孤立。我開始說服自己朋友並不真正喜歡我,沒有我他們會過得更好。

每次我有這種感覺時,我會離開他們並嘗試重新開始。到我 26 歲時,我已經在三個不同大陸的六個不同國家生活過。我終於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定居,在那裡我遇到了一群我覺得很自在的朋友,但我用大量吸毒掩蓋了我對親密關係的恐懼。但這種生活方式無法持續,在藥物的作用消失後,我想知道那些親密的感覺去哪兒了,它們是否真的存在。我還是一個人。在 36 歲的時候,我的朋友們開始結婚,我的迴避變得更加難以掩飾。我沒有重要的關係,我對自己糟糕的生活表現感到強烈的羞愧,並因為不斷隱藏自己的身份而筋疲力盡。

沒多久後,我開始感到常常感到疲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這種情況變得更加頻繁。我的睡眠被打亂了,我醒來時感覺就像被扔下了一段樓梯,我的能量會每天和每小時都出乎意料地波動。經過幾個月的測試,我被診斷出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一種眾所周知的被誤解的疾病。這是我能想像到的最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已經感到即將要被評判和批評了,事情要變得更糟了。於是我又跑了。」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四個徵狀或以上,就有患上逃避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由於害怕受到批評、否定或拒絕,患者會避免從事涉及大量人際交往的職業活動(包括工作或學業)。
  • 除非確定對方一定會喜歡自己,否則不願意與人交往
  • 由於害怕被羞辱或嘲笑,無法全心投入在親密關係中
  • 在社交場合中,總是過度關注自己是否受到批評或拒絕
  • 由於感覺自己不夠好,在新的社交場合中感覺束手束腳。
  • 認為自己在社交能力差、沒有吸引力,或不如他人。
  • 非常不願意承擔風險或從事任何新活動,因為害怕自己會因而出醜。

依賴型人格障礙

請回想你還是三歲小孩的時候,你是不是很依賴自己的父母,幾乎是沒有他們就活不下去?考慮到我們當時的年齡,依賴別人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我們成年,那就不是正常的反應了。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DPD)就是以上行為的極端表現,患者明明已經有足夠能力照顧自己,但依然不敢做決定,即使是再小的事情都需要他人指導,也會極度害怕獨處,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能獨立解決問題。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DPD,以下我想分享一下病友 SofiaMary 的故事:

Sofia:「當我 19 歲的時候,我已經經歷了 4 年每週一次的治療,當時我被要求與心理學家進行一系列評估,以找出造成我痛苦的真正原因。在這一切中,我非常被動並對這一切漠不關心。我讓他們給我開藥(我服用了),我讓他們為我預約治療(我通常去),到了評估的時間,我同意了,儘管我知道這會更加耗費精神。

我有強烈而持續的絕望感和孤獨感,還常常逃避責任,也難以處理人際關係。另外——我非常依賴他人,經常被描述為過度粘人,對自己的能力幾乎沒有自信和信任。即使是簡單的任務或職,我也需要親近的人的幫助,尤其是依賴他們的情感支持。

我最能感同身受的一點是對孤獨的恐懼。去年,當我長達 5 年的戀情結束時,分手幾週後我就愛上了一個新人。當新戀情不順利時,分手後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個人。對我來說一直都是這樣,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人』對我來說如此重要。」

Mary:「我一直都是很不獨立的人,喜歡讓其他人照顧我,並常常懷疑自己做出的每一個決定。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支持,所以我覺得如果我沒有親密關係的話,我就會迷失方向,所以當男友開始傷害我,甚至虐打我,我依然容許他這樣做。而當我的男朋友最終離開我時,我陷入了嚴重的抑鬱,完全無法獨自工作,不得不回家和父母在一起。」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以下的徵狀,就有患上依賴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極端、廣泛地需要被他人照顧,以及因為害怕被遺棄而出現了順從、依賴及黏人的行為,表現形式可以是以下任何一個:
    • 在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保證和建議的情況下,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做決定
    • 要求他人承擔責任,即使明明是患者本人應該承擔的
    • 害怕與他人意見不同,以免有機會被他人否定
    • 除非有人幫助,否則不敢開始新計劃
    • 過度需要照顧和支持,只要不用被拒絕或否定,甚至願意接受別人壓迫自己
    • 獨自一人時感到脆弱和無助
    • 一旦關係結束,就會拼命開始尋找新關係
    • 過度擔心自己會獨自一人和無法照顧自己

強迫型人格障礙

認真、仔細、完美主義、自我要求高……這聽上去都像是不錯的優點,但如果它們讓你過度死板和注重細節,反而影響了工作成果呢?如果別人因為無法忍受你的高要求,不再願意跟你合作呢?如果你工作狂到出現情緒問題呢?這就是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OCPD)患者遇到的問題。他們常常把時間花在無關痛癢的細節上,最重要的任務卻因為「還不夠好」而被一拖再拖,結果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甚麼是 OCPD,以下是病友 Laura 的個人經驗

「我一直是個害羞的孩子。我想說出來,但我太害怕說錯話或做錯事。在 14 歲左右,我開始過度關注自己的體重和牙齒,開始幾年不吃飯、過度運動、計算每一個食物的卡路里,只為了希望減到38公斤……真是太累了。老師常常告訴我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對於一個在抑鬱和焦慮中掙扎的人來說,學業表揚就像毒品——當同齡人和朋友出去玩或第一次約會時,我躲在房間裡,埋頭在書堆幢,不顧一切地達到高分。

追求完美就像穿上破爛的盔甲,因為它的保護作用很小。像許多人一樣,我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好——而完美就可以讓我擺脫被拒絕和打擊。但當然,盔甲充滿了漏洞——因為完美不是真的。

進入工作後,我在一家報社工作,所以我的世界充滿了新聞。每次爛我讀了一個犯罪故事,並感受到犯罪者的羞愧,我就會重新詮釋自己無辜的記憶,並尋找有罪的證據。我的男朋友多次向我保證我沒有——也永遠不會——做出如此殘暴的行為,但這並不重要,我還是以為我活該死。」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讓你感到共鳴嗎?根據 DSM-5,如果出現了以下的徵狀,就有患上強迫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來源):

  • 過度專注於細節、規則、清單、順序、組織或時間表,以至於忘記了活動的重點。
  • 表現出極端的完美主義,甚至阻礙了任務的完成(例如由於未達到自己過於嚴格的標準而無法完成項目)。
  • 過度專注於工作和生產力,不花時間在休閒活動和友誼(不是因為經濟需要)
  • 在道德、倫理或價值觀問題上過於認真、謹慎和死板(不是因為文化或宗教)
  • 即使沒有情感價值,也無法丟棄破舊或無用的物品
  • 不願意委派任務或與他人合作,除非他們完全服從自己的做事方式
  • 對自己和他人都非常節儉,因為金錢是為了應對未來災難的東西
  • 表現得剛硬和固執

📌 不少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同時也有強迫症(OCD),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 OCD 的話,請看這篇文章

人格障礙的成因

大家看完以上的介紹之後,可能發現了自己符合其中一個類型的診斷標準,求醫後發現自己患上了人格障礙。這時候你可能會想說:「為什麼偏偏是我?是因為我天生性格有缺陷?還是因為我原生家庭有問題?抑或是我這個人不夠努力去改善自己?」

現時學術界還不確定人格障礙的成因,但我們知道的是它很有可能是遺傳因素跟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所致。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看看看一個叫素質壓力模式 (Diathesis-stress Model)的框架。素質(Diathesis)指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比如說你本身有人格障礙的家族病史,性格又天生敏感細膩,那你可能一出生就比常人更容易出現人格障礙。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你跟別人一起跑一百米,終點在同一個地方,但你的起跑線卻比別人靠前四十米。換句話說,別人需要跑一百米才會到達終點,但你只要跑六十米到了——這代表即使你們兩個人的跑步速度一模一樣,你還是會比普通人容易到達終點。然而,雖然你的起跑點比較靠前,但是只要你一直不動,就永遠不會到達終點,而別人雖然起跑點比較靠後,但如果他一直往前跑,終有一天還是會到達終點的。

人格障礙也是同一個道理。打個比方,A 本身有人格障礙的風險基因,而B則完全沒有。然而A從父母身上感覺到無條件的愛,師長教會她怎樣從逆境中面對壓力,那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形成人格障礙。相反,B 雖然沒有人格障礙的家族病史,但是他小時候遇到非常嚴重的童年創傷,那他長大後還是形成的人格障礙。由此可見,遺傳基因不代表你一定會患上人格障礙,反之亦然。

那到底是怎樣的因素導致了人格障礙呢?先天因素方面,現在有不少研究指出基因變異可能導致了人格障礙,例如類分裂型人格障礙可能與 DTNBP1 和 DAAO 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變異有關(來源),MAOA 也被發現跟B群人格障礙有關聯(來源),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則更常出現SERT變異(來源)。除此以外,有些人天生屬於高敏感(High Reactivity),對刺激的反應比常人大,像是容易對噪音或強光敏感,很小的事情也會影響情緒,有學者指出他們更容易患有人格障礙。

同時,大量家庭研究亦指出家族遺傳與人格障礙有關,患病風險與基因相似程度(Genetic Relatedness)成正比。舉例,《分子精神病學》的研究指同卵雙胞胎共同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風險比率是 11.5,異卵雙胞胎是 7.4,兄弟姊妹是4.7,如此類推。

後天因素而言,人格障礙與童年環境有很大關係。大家也許有聽過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和處理關係的方式,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時與照顧者形成的情感紐帶。如果孩子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得愛和安全感,就會形成其中一種不安全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Anxious)、迴避型(Avoidant)和混亂型(Disorganized),長大後亦會變得焦慮、矛盾及不信任別人。

大量研究指出依附與人格障礙有關聯,例如焦慮型依附的人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害怕別人會不在意甚至遺棄自己,這跟邊緣型人格障礙(害怕被遺棄)、逃避型人格障礙(害怕被批評)和戲劇化人格障礙(害怕被忽視)都有著很明顯的關係。相反,迴避型依附的人不信任和依賴他人,害怕跟其他人形成太親密的關係,這就跟孤僻型人格障礙(不喜歡人際關係)、自戀型人格障礙(過度重視自己)、反社會人格障礙(缺乏同理心)、偏執型人格障礙(懷疑他人)有相似之處。

📌 你的童年快不快樂,跟父母的關係怎麼樣?如果你想了解依附關係的重要性,請看這篇文章

最後,創傷事件會大大增加人格障礙的風險。有 73% 的人格障礙患者曾經被虐待(來源),而且出現童年創傷的機率是普通人的四倍(來源)。如果童年時遭到身體虐待,成年時會更容易患上反社會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和依賴型人格障礙;而如果嬰孩時常常被忽視,則會增加患上反社會人格障礙、逃避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家暴、性虐待等事件只是人格障礙的風險因素,並不代表只有出現了這些創傷才會有人格障礙。

📌 你會不會曾經出現創傷而不自知?如果你想了解不同類型的虐待(如身體、精神和經濟虐待),請看這篇文章

人格障礙的治療方法

正如剛剛討論迷思的時候說過,有很多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減輕人格障礙的徵狀。雖然就跟大部份長期病(如哮喘、心臟病等等)一樣,人格障礙沒有辦法完全被「根治」,但是我們可以學會跟人格障礙共存,降低這些徵狀的嚴重程度,減少病發的頻率,不讓人格障礙影響我們的生活。

辯證行為治療

請想像一下,假如你遇到很大的壓力、情緒快要崩潰了,你會怎樣做?對於很多人格障礙患者來說,因為無法應對這些負面情緒,只能使用任何想得到的方法控制情緒,例如為了紓緩壓力而自我傷害,或者因為害怕被遺棄而跟蹤身邊人。由此可見,如果患者能學會怎樣正確處理情緒失調,就有機會可以不再需要用不健康的方式。

而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簡稱 DBT)正正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產生的治療。雖然它主要用來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但有初步證據指出其他類型的人格障礙亦可能受惠。它本身有超過50個技巧,可以分為四大類:

  • 增加痛苦耐受性(Distress Tolerance):學習怎樣接納現狀,並在情緒快要崩潰時,怎樣減少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
  • 情緒調節技巧(Emotion Regulation):學習怎樣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例如有一個叫相反行動(Opposite Action)的練習,患者會故意做與情緒相反的行為(當你感到羞愧而來逃跑時,就多點跟家人和朋友相處)
  • 靜觀(Mindfulness):利用冥想、著陸、深呼吸、身體掃描等方式,讓患者在處於情緒崩潰時依然能夠冷靜
  • 人際效能技巧(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學習怎樣在「堅持己見」和「親近他人」中找到平衡點,懂得怎樣跟別人溝通並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模式

心智化為本心理治療

記得之前我們聊過依附(Attachment)的重要性嗎?當我們跟父母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時,我們就可以從父母身上學習怎樣認知和調節情緒,舉例:如果孩子因為擦破了皮而大哭,父母走過來安慰和照顧他,那他就學會了「受傷 = 痛苦 = 需要安慰」這個觀念。長大後當他再次受傷或看到別人受傷時,也會懂得怎樣處理。這種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的能力就叫心智化(Mentalization)。

然而,因為人格障礙的患者大多有著不安全的依附風格,他們其實往往沒有在童年時學會心智化。因此,當他們長大時去面對問題時,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會誇大自己的成就,但是為甚麼他們要這樣反應?別人會怎樣看自己?他們往往並不知道。這時候如果治療師能夠幫助他們學習心智化,就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和他人,從而減少不健康的行為。這種治療方法就叫心智化為本心理治療(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簡稱 MBT)。

因為每個人缺乏的心智化技巧都不一樣,所以治療內容也是因人而異,但通常都是由了解自己開始,治療師會挑戰患者去探索內心的情緒、思想和價值觀,當他們開始掌握到自我覺察能力時,便可進一步學習怎樣觀察治療師的心理狀態,最後練習怎樣即時應對人際互動。一旦他們準備好之後,就可以將在治療中學到的技巧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基模治療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吸收到很多不同的資訊,並用這些資料去建構我們的世界觀。舉例,如果我們小時候遇到的老師都是很嚴厲的,那我們就會形成「老師 = 嚴厲」的印象,長大後當我們看到任何從事教職的人,我們第一反應都會覺得對方很嚴厲,不管對方真實性格如何。這些根深蒂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在心理學中叫基模(Schema)。

基模治療(Schema Therapy)認為每個小孩都有一些必須被滿足的核心情感需求,例如:安全感、依附、獨立、自由等等,而當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就會形成不健康的基模。舉例,你如果從小的獨立需求沒有被滿足,那你形成的基模就是「你是個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並可能為依賴型人格障礙埋下種子。除此以外,他們也相信有另外三種類型的負面經歷會導致基模的出現:創傷(如虐待或欺凌)、缺乏邊界(如過度保護及介入的父母)及選擇性認同及內化(潛移默化了父母的態度和行為)。

基模治療師 Imi 是這樣形容的:「我很喜歡把基模比喻成已經不合腳的舊鞋,由於基模通常在幼時形成,所以即使基模對我們終究無益,但我們已經對基模感到熟悉、自在了。基模威力強大,我們甚至可能扭曲自己對於當下事件的觀點,只為了維持基模的存在。」所以,只有學會怎樣辨認、面對和改變這些基模,並明白到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去滿足內心的需求,我們才可以慢慢改善人格障礙。

移情焦點心理治療

平時當我們去接受心理治療時,通常由患者複述過去發生的事情,治療師再根據患者的描述作出判斷。然而這是有弊端的——想想看,患者在治療時的表現,是不是往往與他們平時的行為舉止不一樣?那治療師怎樣得到準確的資訊呢?因此,有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叫移情(Transference)的手段,也就是讓患者把以前對一個人曾有的想法和情感,全都轉移給治療師,這樣一來治療師就可以直接觀察及改變患者的行為了。

移情焦點心理治療(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簡稱 TFP)就是基於以上理論而產生的治療方式。TFP 相信人格障礙患者在童年時建立了不健康的內在形象,這使得他們把過去經歷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舉例,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小時候沒有找到值得相信的人,長大後就會把這種認知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即使沒有證據指出對方心懷惡意。這時候如果患者移情到治療師身上,只要治療師改善自己與患者的關係,就能改變患者與其他人的相處方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移情焦點心理治療是一個有爭議性的治療方法,不少人認為移情容易讓患者產生不恰當的情感,例如過度依賴治療師而無法變得獨立,或者把與治療師的關係看得過度重要。因此,在選擇此方法前請先詢問多個專業人士的意見,平衡利弊後再開始治療。

陪伴人格障礙患者

最後,大家可能想知道:如果我們身邊的親友患上了人格障礙,那我們可以怎樣幫助支持他們呢?以往我們常常提到怎樣照顧情緒病患者,例如:改善患者的生活環境,多點閱讀與疾病相關的資訊,適時建立情緒界線,陪伴患者看醫生,照顧患者之前要先學會照顧自己⋯⋯這些建議在人格障礙患者身上依然適用。如果大家想知道怎樣好好跟患者相處,歡迎看看《沒關係,讓我陪你走過這段路:談面對及照顧情緒病親友的七個建議》

不過,畢竟以上提到的都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相處之道,以下我會想集中討論一些跟人格障礙相關的建議:

接納患者的人格障礙

        其實對於所有情緒病來說,接納都是相處上必要的一環,但這一點對人格障礙患者來說特別重要。因為人格障礙牽涉到患者的核心性格和價值觀,所以當你否定患者的人格障礙時,聽上去就等同否定患者整個人,可想而見患者會受到多大的傷害。很多患者會因而不敢在身邊人面前展現真實的性格,只能天天偽裝成另一個人,久而久而會累積更多壓力,反而對復原路上增加障礙。因此,我們要學會接納患者的人格障礙,不強迫患者立即好起來,而是讓患者明白到:「即使你有人格障礙,在我眼中你都是值得被愛和被尊重的。」

那要怎樣表達你的關心呢?有時候可能你覺得自己已經接納了對方,但對方卻感受不到,這時候大家可以考慮參考愛的語言(Love Languages),看看對方到底需要甚麼類型的愛。舉例,你可能覺得常常陪伴對方是接納的表現,但對於患有孤僻型人格障礙的親友來說,這反而是一種侵犯私人空間的表現,他更寧可你幫忙送點小禮物表達心意。又或者迴避型人格障患者可能想要你多點稱讚她,但你卻選擇了幫她洗碗⋯⋯這些都是沒有考慮對方需要而盲目付出的表現。

認同動機而不是行為

有時候患者會做出一些你無法認同的行為,例如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因為在意別人看法而無法出門,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浪費過多時間在細節上,邊緣型人格患者因為情緒崩潰而威脅要自殺。這時候你可能會有衝動想要說服甚至批判他們,例如對著有被害妄想的偏執型患者大叫:「根本沒有這麼多人想害你!你醒醒好不好!」然而,這樣做不但無助改變患者的行為,還會令患者感到被否定和排斥。

你可能問:那是不是要完全認同患者的行為?當然不是。你可以做的是把行為和背後的思想和情緒分開,對患者的痛苦和焦慮表達同理心,但不認同對方的應對行為。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是沙維雅(Satir)的冰山模型,它認為人的行為只是表層,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思想、感受、感受的感受、期望及渴望)。你可以這個工具來清楚分開行為與其他層面,例如你可能不認同患者的瘋狂消費,但你可以理解患者行為背後的情緒(極端焦慮) 及動機(想要消除痛苦)。

建立明確而固定的邊界

很多人格障礙患者都有人際關係上的功能障礙,例如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別人,沒有察覺自己的行為屬於情緒勒索,絲毫不尊重對方的隱私等等。而作為狀態相對穩定的身邊人,你需要主動劃清楚界線,讓患者明白甚麼是可以接受的,甚麼是不可以的。你也要標明一旦邊界被打破,你會怎樣反應。這樣不僅可以保護你的心理健康,更可以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相處模式,減少生活中的混亂和不確定性。

那實際上要怎樣做呢?根據 BPD Family,健康的邊界應該是建基於共同價值觀,讓對方真心明白為什麼要建立邊界。同時,你的語氣應該表達出同理心,讓對方覺得你有聆聽自己的感受。比較以下的句子:「你好煩啊!如果你再亂打電話給我,我就跟你分手!」跟「我明白你感到不安時,很需要別人安慰,我也開心能成為你的支柱,但是我同樣認為專心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我常在工作時間跟你聊天,就等同於背叛上司和同事的信任。」前者會令患者覺得你在威脅他,但後者卻會令患者明白邊界對你的重要性,同時感受到你的同理心。

堅守你的價值觀和邊界

一旦建立了邊界之後,你就需要堅定地保護邊界,就算對方一哭二鬧三上吊,或者看上去有多楚楚可憐,或者用各種方法威脅你,你也不可以讓步。對於有人際關係功能障礙的人格障礙患者來說,他們下意識都會想要挑戰邊界的權威性,例如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會嘗試違反規則來測試後果,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則容易用情緒勒索來挑戰底線。這時候你如果你放棄了邊界,就會給予一種「原來邊界也不是不可打破」的印象,只會鼓勵更多不良行為。

那要怎樣做才能一直堅持呢?這時候剛剛提到的價值觀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深信該邊界的重要性,那麼面對患者的過激反應,自然會敗下陣來。你可以準備一張價值宣言(Mission Statement),寫下你重視的價值觀及邊界,每次感到動搖時就拿出來看一看。同時你也要有現實的期望,不要覺得只要你今天建立了邊界,明天患者就會學懂怎樣遵守,而是有心理準備可能要花很長時間、經過很多次失敗。然而,只要你願意堅持,總會有一天會成功的。

參考文獻

  1. Alice. (2015). DSM-5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之主要改變.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xgttx.wordpress.com/2015/10/02/dsm-5人格障礙personality-disorders之主要改變/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2). DSM-IV and DSM-5 Criteria for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psi.uba.ar/academica/carrerasdegrado/psicologia/sitios_catedras/practicas_profesionales/820_clinica_tr_personalidad_psicosis/material/dsm.pdf
  3. Belsky, D. W., Caspi, A., Arseneault, L., Bleidorn, W., Fonagy, P., Goodman, M., … & Moffitt, T. E. (2012). Etiological feature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in a birth cohort of 12-year-old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4(1), 251-265.
  4. Burnley Express. (2018). Lancashire woman’s 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was a mystery illnes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burnleyexpress.net/health/lancashire-womans-obsessive-compulsive-personality-disorder-was-mystery-illness-559724
  5. Choi-kain, L., & Unruh, B. (2016). 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A Common-Sense Approach to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iatric Time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psychiatrictimes.com/view/mentalization-based-treatment-common-sense-approach-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6. Devereux, D. (2016). Transference love and harm.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bacp.co.uk/bacp-journals/therapy-today/2016/september-2016/transference-love-and-harm/
  7. Eggshell Consulting. (2021). 基模治療.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eggshellconsulting.com/schema-therapy/
  8. Ellis, M. (2019). How I Recovered from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Treatment That Gave me my Freedom. Bridges to Recover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bridgestorecovery.com/blog/how-i-recovered-from-dependent-personality-disorder-the-treatment-that-gave-me-my-freedom/
  9. Fleming, K. (2021).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50 (F60.4).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50-(f60.4)
  10. Fitzpatrick, M. & Kimble, G. (2021). Meganeff. Youtub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youtube.com/c/meganeff/featured
  11. Fruzzetti, A. (2017). Why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Misdiagnosed. NAMI.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nami.org/Blogs/NAMI-Blog/October-2017/Why-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is-Misdiagnose
  12. Fulford, D., Johnson, S. L., & Carver, C. S. (2008).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s at risk for narcissism and mani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6), 1427-1438.
  13. Gibbons, B. (2018). What Living With an ‘Uncommon’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Like. The Might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themighty.com/2018/03/schizotypal-personality-disorder-diagnosis/
  14. GoodTherapy. (2019). Transference-Focused Therapy (TFP).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goodtherapy.org/learn-about-therapy/types/transference-focused-therapy
  15. GoodTherapy. (2018). 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 (MBT).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goodtherapy.org/learn-about-therapy/types/mentalization-based-therapy
  16. Huff, C. (2004). Where personality goes awr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apa.org/monitor/mar04/awry
  17. InnerSolutions. (2015),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www.innersolutions.ca/wp-content/uploads/2015/08/Diagnostic-Criteria-for-BPD-DSM-V.pdf
  18. Jacob, C. P., Müller, J., Schmidt, M., Hohenberger, K., Gutknecht, L., Reif, A., … & Lesch, K. P. (2005).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 are associated with allelic variation of monoamine oxidase A activit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0(9), 1711-1718.
  19. Johnson, J. G., Cohen, P., Brown, J., Smailes, E. M., & Bernstein, D. P. (1999).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creases risk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during early adulthood.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56(7), 600-606.
  20. Johnson, S. (2021). Setting Boundaries and Setting Limits. BPD Famil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bpdfamily.com/content/setting-boundaries?utm_source=pocket_mylist
  21. Krugman, S. The Hear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sychotherapy Networker.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psychotherapynetworker.org/blog/details/972/the-heart-of-emotional-intelligence
  22. Legg, T. (2019). How Schema Therapy Can Help You Undo Harmful Patterns. Healthlin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chema-therapy-2?utm_source=pocket_mylist
  23. Li, P. (2021). Diathesis Stress Model – Psychology. Parenting For Brain.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parentingforbrain.com/diathesis-stress-model/
  24. Lorenzini, N., & Fonagy, P. (2013). Attachment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short review. Focus11(2), 155-166.
  25. Lynch, T. R., Trost, W. T., Salsman, N., & Linehan, M. M. (2007).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nu. Rev. Clin. Psychol.3, 181-205.
  26. Lucky Otters Haven. (2015). Healing Narcissism: “Stephen’s” stor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luckyottershaven.com/2015/02/26/healing-narcissism-stephens-story/
  27. Mind. (2021). Personality disorder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mind.org.uk/information-support/types-of-mental-health-problems/personality-disorders/about-personality-disorders/
  28. Mind. (2020). At last I felt I wasn’t alon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mind.org.uk/information-support/your-stories/at-last-i-felt-i-wasn-t-alone/
  29. Mind HK. (2021). 治療方法有什麼?.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a-to-z/人格障礙/治療方法有什麼?/
  30. Neacsiu, A. D., & Tkachuck, M. A. (2016).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skills use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in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psychopathy: a community self-report study.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3(1), 1-12.
  31. NHS Highland. (2021). Standardised Assessment of Personality – Abbreviated Scal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nhshighland.scot.nhs.uk/Services/Documents/Personality%20disorder%20service/3%20Assessment/SAPAS.pdf
  32. OCD UK. (2021).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ocduk.org/related-disorders/obsessive-compulsive-personality-disorder/clinical-classification-of-obsessive-compulsive-personality-disorder/
  33. Okoye, H. (2021).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81 (F60.81).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81-(f60.81)
  34. Okoye, H. (2021).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20 (F60.1).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schizoid-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20-(f60.1)
  35. Ozaki, N., Goldman, D., Kaye, W. H., Plotnicov, K., Greenberg, B. D., Lappalainen, J., … & Murphy, D. L. (2003). Serotonin transporter missense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a complex neuropsychiatric phenotype. Molecular psychiatry, 8(11), 933-936.
  36. Perry, J. C., Banon, E., & Ianni, F. (1999).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9), 1312-1321.
  37. Porter, D. (2021).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7 (F60.2).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7-(f60.2)
  38. Porter, D. (2021).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6 (F60.7).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dependent-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6-(f60.7)?utm_source=pocket_mylist
  39. Porter, D. (2021).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DSM-5 301.0 (F60.0). Theraviv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avive.com/therapedia/paranoid-personality-disorder-dsm–5-301.0-(f60.0)
  40. PsychDB. (2021).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psychdb.com/personality/avoidant#avoidant-personality-disorder
  41. Quora. (2018). What is it like for you to have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quora.com/What-is-it-like-for-you-to-have-Paranoid-personality-disorder
  42. Salters-Pedneault, K. (2021). Transference-Focused 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Very Well Mind.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transference-focused-therapy-borderline-personality-425467
  43. Salters-Pedneault, K. (2020). How BPD Symptoms May Change With Age. Very Well Mind.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y-do-bpd-symptoms-decline-with-age-425211
  44. Schimelpfening, N. (2021). What Is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Very Well Mind.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dialectical-behavior-therapy-1067402
  45. Skoglund, C., Tiger, A., Rück, C., Petrovic, P., Asherson, P., Hellner, C., … & Kuja-Halkola, R. (2021). Familial risk and heritability of diagnose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register study of the Swedish populat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26(3), 999-1008.
  46. Smith, M., Robinson, L. & Segal, J. (2020). Helping Someone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HelpGuid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mental-disorders/helping-someone-with-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htm
  47. Stefanis, N. C., Trikalinos, T. A., Avramopoulos, D., Smyrnis, N., Evdokimidis, I., Ntzani, E. E., … & Stefanis, C. N. (2007). Impact of schizophrenia candidate genes on schizotypy and cognitive endophenotypes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Biological psychiatry, 62(7), 784-792.
  48. Stern., B., & Yeomans, F. (2021). 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TFP). BorderlineDisorders.com.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borderlinedisorders.com/transference-focused-psychotherapy.php
  49. Stout. L. (2018). Why I Both Love and Hate My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Mighty.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themighty.com/2018/12/diagnosed-with-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what-to-know/
  50. Sundkvist, S. (2020). What It’s Like Living With a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Ingenious Piec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medium.com/an-idea/what-its-like-living-with-a-dependent-personality-disorder-d2b6273e7ab7
  51. Tartakovsky, M. (2013). Surprising Myths & Facts About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Central.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surprising-myths-facts-about-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1
  52. The Recovery Village. (2021). 7 Myths About Personality Disorder.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therecoveryvillage.com/mental-health/personality-disorders/personality-disorder-myths/
  53. Vaknin, S. (2018). The Schizoid Patient – A Case Study. Healthy Place.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healthyplace.com/personality-disorders/malignant-self-love/schizoid-patient-a-case-study
  54.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2021). 9.1 Overview of Cluster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opentext.wsu.edu/abnormalpsychology/chapter/8-1-overview-of-clusters/
  55. Zimmerman, M. (2021).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STPD). MSD Manuals.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psychiatric-disorders/personality-disorders/schizotypal-personality-disorder-stpd
  56. 陳淑欽. (2021). 辯證行為治療之技巧訓練的運用與療效. 華人DBT在馬偕.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mmhdbt.blogspot.com/2018/06/DBT-skill-training.html
  57. 周勵志. (2021). 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模式入⾨. 台灣向⽇葵全人關懷協會. Retrieved July 23, 2021, from http://www.sunflowerwithme.org/files/common_unit/793f3021-fa9a-4750-986d-d388ea7daca1/doc/MBT模式入門1040110-11講義.pdf
目錄

如果你想支持 FAIRY’S 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Discover more from Fairy's Heart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