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時,大家會想到甚麼?是有多重人格、無法正常生活,甚至可能還是危險份子?你又有沒有想過,其實以上的情況都不是真的呢?在這篇文章裡,讓我們一起打破錯誤的迷思,一起了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迷思、徵狀、成因及診斷方法吧!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身體裡可能不只一個你?從很久以前,大家就對於「多重人格」這個概念產生興趣,甚至還衍生了像《思裂》等影視作品,但大家知不知道真正的「人格分裂」是怎樣的?在這篇文章裡,大家會從認識到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科學及病友故事,讓大家對 DID 有著前所未有的深入理解。
你有試過感覺自己好像從小就跟其他人不一樣嗎?別人是不是常常說你的性格「太極端」、「太脆弱」、「太不合群」等等?而這些特質又是否已經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跟大家詳細介紹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包括迷思、測試、徵狀、成因、治療方法等等,如果有興趣就快來看看吧!
你知道患有躁狂發作和抑鬱發作的感覺是怎樣的嗎?當躁鬱症患者面對著這些徵狀時,又會有甚麼感受?為甚麼強迫症患者會經常做一些重覆性行為?在這篇文章裡,我們訪問了病友榕榕,希望能給同路人共鳴。
從小到大,我們很少學過怎樣原諒自己,甚至好像覺得自我寬恕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然而,過度的自責和內疚不但往往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詳細聊聊為甚麼我們需要自我寬恕,以及怎樣可以做到自我寬恕。
「明明做錯的是別人,明明是被傷害的是我,憑甚麼我要原諒?」當一個受到傷害時,感到憤怒不但是人之常情,甚至有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長期心懷怨恨卻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聊聊為甚麼寬恕會為我們帶來好處,以及聊聊寬恕的定義和方法。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即依附關係),往往決定了我們長大後的性格和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到底為甚麼童年會帶來這麼大影響?依附風格又有多少類型?了解自己的童年之後,又該怎樣面對?快來看看吧!
當你跟親密的家人相處時,你是感到安心、幸福,還是總覺得不被關心、缺乏安全感甚至提心吊膽?如果是後者的話,你很有可能處於不健康的關係,甚至可能是虐待/家暴的受害者。快來先看這篇詳細的科普文章,讓你了解家暴的類型、原理和面對方法,以及測試自己是否遭到虐待。
你有沒有想像過,要是有一天自己變得人見人愛,人人都想跟自己做朋友,受盡別人的喜歡,你會有甚麼感覺?迴求受歡迎是人之常情,但到底你真的了解甚麼是受歡迎嗎?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2022 Fairy’s Heart All Rights Reserved to Fairy’s Hea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