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病人如何照顧自己(上篇): 復原路上怎樣設定目標?
要踏上從情緒病復原的旅程,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專業人士的建議,還需要學會怎樣照顧自己、調整心態和設定目標。快來看看七個小建議,幫助學會怎樣與情緒病共存。
要踏上從情緒病復原的旅程,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專業人士的建議,還需要學會怎樣照顧自己、調整心態和設定目標。快來看看七個小建議,幫助學會怎樣與情緒病共存。
抗抑鬱藥真的能治療抑鬱症(憂鬱症)嗎?它背後有怎樣的科學原理?服用之後又會有甚麼副作用和風險?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的抗抑鬱藥(TCA、MAOI、SSRI、SNRI等等)的科普文吧!
當你從小到大就被傷害,甚至遇上非常可怕的創傷時,你可能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那麼,PTSD 的徵狀到底是甚麼?又可以怎樣接受治療?看看豬仔的故事,讓我們了解這個複雜而沉重的疾病。
微笑,通常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但原來對某一些抑鬱(憂鬱)症患者來說,微笑是他們最出色的偽裝。看看微笑抑鬱(憂鬱)症患者B先生的訪問,了解患者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寫日記就能幫助治療情緒病?Ally透過分享自己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故事,談談思想日記的原理、優缺點和使用方法。
社交焦慮症患者常常以為別人在評斷自己,是不是太自我中心了?剛剛接受《蘋果日報》的Ally,用科學角度跟大家解釋社交焦慮症的成因、徵狀和嚴重性。
壓力越來越大,終於不得不去見心理治療師,但卻很緊張不知道怎樣做?Ally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大家了解認知行為治療(CBT)首次門診的內容。
抑鬱症患者Christine本身是視障人士,平時受盡大眾的欣賞,但是這些正面的聲音背後,Christine卻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演變成抑鬱症。
明明是發生了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但當下子卻覺得好像完全是天塌下來,怎樣說服自己都沒用?想知道自己為甚麼總是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影響心情?這篇文章透過故事的形式,幫助你了解你是否陷入了認知扭曲。
明明知道是不健康的關係,但你就是沒有勇氣離開?到底選擇拋下一切,是自私愚蠢還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Ally今天敞開心扉,跟大家聊聊她是怎樣離開不健康的環境,而這個決定是怎樣讓她從自殺邊緣變成樂觀積極的。
© 2022 Fairy’s Heart All Rights Reserved to Fairy’s Hea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