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就能幫助治療情緒病?Ally透過分享自己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故事,談談思想日記的原理、優缺點和使用方法。
天天說要走出舒適區,卻始終鼓不起勇氣?Ally作為一個曾經不敢嘗試新事物的過來人,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個實際有用的好方法。
壓力越來越大,終於不得不去見心理治療師,但卻很緊張不知道怎樣做?Ally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大家了解認知行為治療(CBT)首次門診的內容。
25歲了,到底Ally學到了甚麼?透過分享自己的「黑歷史」,Ally談及三個重要的人生道理,幫助大家面對生活的迷惘及疑惑。
抑鬱症患者Christine本身是視障人士,平時受盡大眾的欣賞,但是這些正面的聲音背後,Christine卻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演變成抑鬱症。
C從小受到母親的言語傷害,加上本身的家族遺傳,導致她患上了第二型躁鬱症,但卻被誤診為抑鬱症,因而一直服用會令病情惡化的藥物。
「我的情緒病,是我想像出來的嗎?」也許患上情緒病的你,曾經因為覺得自己病情不夠嚴重,或者覺得自己沒有經歷過大事,不配有情緒病。Ally用這篇文章解釋為甚麼情緒病患者會有這樣的自我懷疑。
花花小小年紀就要獨自負責照顧哥哥和弟弟的起居,這種不安全感令她不擇手段地獲得他人的愛,最後壓力導致她的躁鬱症爆發,而這個病帶來的歧視甚至令她失去就學的機會。
Hima是性侵犯受害者,在終於逃離虐待自己的繼父之後,卻在創傷下性情不變,最後發現自己出現抑鬱症。在多年努力之後,她終於康復了。
© 2022 Fairy’s Heart All Rights Reserved to Fairy’s Heart Team